2021-04-14 16:45:34

指正、教導? 還是責備、發洩情緒?

母親、隔代教養的阿公阿嬤、院裡的師長...這些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淺移默化成為日後生活難以改變的生活習慣。   

很多新手爸媽、阿公阿嬤或其他令人尊敬的長輩..自帶小孩,真心沒有要虐待、苦毒自己的親骨肉或有責任照顧的孩子,也真心沒有要拿小孩來實驗。  .....那是為什麼 為小孩好的言語反倒被旁人指指點點的說這樣不對、或那樣不行呢?   是旁人管太多、多管閒事、搗亂、或就愛看人笑話呢?   

是不是主要照顧者也沒帶過嬰兒、小小孩,只是輸給了沒有任何經驗呢?  還是輸給了生活壓力或自己的情緒呢?   或是輸給了達不到自我期許或時間的壓力呢?   甚至自己千方百計地找了理由給自己下台階....跟小孩不投緣、小孩愛哭鬧、小孩體弱、小孩這樣又那樣的,所以這樣對待孩子是合理的。    

說到這....誇張了點....難道主要照顧者非得是神,甚麼都要會嗎?  難道都沒有學習的機會嗎?  主要照顧者搞不好在小孩誕生前,自己還處在自我摸索階段,還是個孩子缺人照顧。 只不過是主要照顧者與孩子的磨合期,是真也沒必要講得這麼誇張,不是嗎?

先看看這張平凡無奇、日常街景,被風吹過緩緩飄過山端的雲朵,大家都平庸日常的過著生活....被瞬間拍下紀錄片刻。  就像電影 "消失的情人節" 還給動作緩慢的男主角一天的時間;深吸一口氣後安靜的撥給自己幾分鐘。   ............

想想真的需要"為了小孩好"這藉口,吼叫小孩說:"再不認真吃飯嗎? 你就別再吃了!..." 當小孩被吼叫聲驚嚇,整身一震,秒用爆哭聲回應時...你也跟著理智線斷掉,除了想用吼叫壓制小孩哭聲,甚至伸手拍打小孩警告......淪為你哭我打,飯也沒能好好吃的狀況。

再冷靜想想,再給自己一個深呼吸....再迎接小孩、新生命時,有沒想像過自己是孩子的偶像,彼此愉快的相處,處處充滿歡樂。  如果都沒有預設立場想過任何狀況,再給自己一個深呼吸、幾秒鐘,最重要的是沒必要為了日常生活瑣碎的事 - 動怒,或破壞自己的形象哩~

記得幫自己在小孩面前創造成美好、值得崇拜的偶像,當你自己時常提醒自己是有偶包壓力的; 那莫名、枝微末節小事發生的當下、讓你有股氣爆發前,偶包的美好形象就會在最後一刻拉住你。    

偶像面對、處理同樣不吃飯的小孩時,是不是會先耐心詢問: "怎麼不想吃飯呢?" "吃飯太久、吃不下嗎?  記得跟媽媽的約定嗎? 那媽媽先收起來,晚上幫你裝少一點。 但餐跟餐中間不能吃零食喔!" ...

壞一點的形容這類耐心的心理狀態是: 誰要為了一個屁孩的哭鬧,就變成潑婦罵街的瘋子或狂吼叫的狒狒。  或難道我的智商會弱過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嗎?  就是有智慧、辦法、耐心好好指導你!   

對吧! 每位孩子的偶像們,時時記得維持偶像的形象。 真動怒用在孩子讓自己處在危險狀態時; 假動怒或傷心,用在孩子做錯已提醒多次的事。  一次生氣、哭泣就讓孩子刻骨銘心,還不一定要動到手打孩子,更不用囉嗦的一直講一直講....。  偶像的憤怒、哭泣,那是多讓追隨偶像的小孩在意的呢!

孩子的偶像們,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