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1 07:29:42主任委員

水的危機-2

          

水的危機-2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蕭代基分析農民在山坡上濫墾、砍伐森林,造成水土保持不良,不僅無法涵養水源,也造成水庫容易淤積沙泥。

台灣每年水庫淤積量高達一千二百多萬立方公尺,約相當於一座明德水庫。我國現有三十九座水庫中,因沙石淤積,已比初建時減少了七分之一的水庫容量,有五座水庫的淤積率已超過五%。

台灣人超抽地下水,等於是在向後代預支水源。台灣地下水利用率(利用量對年平均補注量之比)高達一七八%,其中,南部區域達二二八%,超抽甚為嚴重。

蕭代基說明這一連串的惡性循環,也會衝擊到工商業。譬如,目前台塑集團在雲林海邊填海造地,三十年後,由於西海岸地層下陷,平地極可能又變成海洋,工廠必須很快回收才符合成本,他指出。

水資源將是未來工商業必須列入考量的成本。義美食品副總經理高志明建議:政府在核准大工業投資案前,應向廠商說明未來水價,好讓工商業自我衡量,在未來水價的基準上,投資高耗水產業是否划算。

不僅水量出現危機,政大公共行政系教授詹中原指出,台灣地區水資源最大危機在於日趨惡化的河川污染。

根據環保署八十四年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地區五十條主次要河川中,受到污染的有三十五條,生態還算正常的有十五條,而這十五條河川,大都偏處台灣東部短促的河川。台灣西部的河川可以說差不多都已死亡或接近死亡。

以集居人口達五七g萬的淡水河流域而言,淡水河系河川水質,除上游污染源少、水質良好外,愈往下游流經都市,則水質愈顯惡劣,大多呈嚴重污染。

近幾十年,水質污染的問題日趨嚴重,工業廢水、油料、化學有機物、農牧業排水、殺蟲劑等被直接傾倒到河川裡,或間接從都市排水或污水系統排放到河川中,加速河川死亡。

上一篇:水的危機

下一篇:水的危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