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6 09:19:27主任委員

蘇花公路的歷史

                       

蘇花公路的歷史 

蘇花公路的歷史可追溯到1874牡丹社事件後,為鞏固邊防與安撫原住民,欽差大臣沈葆楨派臺灣道夏獻綸與福建省陸路提督羅大春費時兩年開闢"平路一丈,山蹊六尺"為準之路,俾能通行輿馬,當時稱做「北路(蘇花古道),沿途蘇澳-(20)-東澳-(30)-大南澳-(35)-大濁水-(25)-大清水-(35)-得其黎-(10)-新城-(50)-歧萊花蓮港-(20)-吳全城-(39)-大巴籠-(22)-周塱社-(22)-秀孤巒水尾。全程總計 308里。北路開通前的交通貿易都靠海路,陸路則僅為東西向的原住民遷徙路線、獵路。北路沿著峭壁開出,相當狹小曲折,路寬僅約一丈多,且路況不穩定,時有坍塌的情形,交通功能極為有限。但對於清朝開山撫蕃的政策下,有宣揚國威、防堵海寇、移民開墾、獲取資源等多重功能;然而此路修築後仍不時受到原住民侵襲,加上首尾間遠、駐防兵勇、維護不易、瘴厲疫病等問題,於完工後不及一年半即移紮駐營,任其廢棄。1881年曾有清朝營官何秀林帶兵重修,又有1889年劉銘傳副將劉朝帶再度疏通,但後者部將弁勇等人卻不日中伏,所帶官兵死傷逾半,在劉銘傳大軍圍勦後原住民雖投降,但實際上清末東澳以南路段可謂已經荒廢。

日治時代曾於沿線設置七個警駐所,多次整修拓寬,1916年開始到1923年完工,費時7年,將路寬拓增至12台尺,但車輛依然無法通行,之後因天災受損。1925年,為了使此路能通行車輛,從蘇澳到太魯閣口間鋪設砂礫路面,部份路段鋪設兩道混凝土供車輪行駛,拓寬為3.56公尺的道路,而太魯閣口到花蓮港間則大幅拓寬,使用砂礫鋪路,寬14公尺。沿線計有大型橋樑9座,隧道14處,全長約120公里,於1932年全線完工通車,改稱為「臨海道路」。屬於以國庫或地方經費改善養護之「指定道路」。臨海道路的運輸則由東海自動車運輸株式會社經營。

戰後,此路改稱為「蘇花公路」,最窄的路面僅有3.5公尺,彎道的最小半徑則僅有15公尺,相當險峻。1980年代開始逐步拓寬,到1990才開放雙線通車。

蘇花公路早年單線通車時期,南下北上車輛均需在各管制站依管制規定放行,從北往南設有蘇澳、東澳、南澳、谷風、和平和崇德共六處管制站。此時車隊多為日間通行,頭車必為公路局之金馬號客車,行經斷崖路段,車中旅客往往無法看見狹窄道路的邊緣,僅見低處海色藍白,駕駛車行左旋右迴,讓人驚恐不已,印象無法磨滅。但在台灣鐵路管理局北迴線通車後,鐵路挾著安全、舒適、快速、便宜的優點,使得蘇花公路之定期客運路線慢慢走入歷史,雖一度有民營客運業者經營台北花蓮客運路線,但和70年代海路的花蓮輪一樣,重要的客貨運運輸,均已轉向鐵路,蘇花公路則轉為以景觀公路、採石運礦和區域性交通為主。

上一篇:蘇花公路

下一篇:蘇花公路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