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05 23:15:09寶寶

【旅遊】日本行 — 土撥鼠的路



出發之前,同事每個人都買了一本東京的旅遊書,每每翻到地圖都會附一張東京地鐵路線圖,密密麻麻的路線,還分不同的公司、路線名稱,看了我都暈了。好不容易搞懂,先抓主要路線JR山手線,他是環形的路線,串連東京內大景點,如東京、池帶、新宿、涉谷、原宿、上野等等,然後每一個點擔任轉運站的功能,可轉乘不同的地鐵或電車連接到其他的地方。

總算弄懂了地圖,加上覺得跟台北的捷運差不了多少,所以第四天一早很興奮的走道JR飯田站,看看地圖跟價錢。因為停太多點,算一算好像買JR一日卷比較划算(七百多日圓),另外加上還要坐不同路線的地下鐵,好像買JR跟地下鐵的一日券比較划算(一千五日圓),然後就很聰明的到櫃臺買票。

買完票之後,看看可以通行的路線,才赫然發現,我們要換的地下鐵,因為不同公司經營且已經超出東京的範圍,所以不在免費的路線之內。GOD~~那怎麼辦ㄟ~只好又硬著頭皮,裝笨,順利的換回JR一日券。搞定後,已經是從飯店出發後的一個小時,@.@~~~

JR山手線的車廂算是比較漂亮,有軟軟的椅墊、路線解說清楚的液晶螢幕,而且他是走在地面上,可以看到不少的街景。但是地下鐵就是比較不漂亮,且在地下鑽來鑽去的,不過因為這麼密密麻麻的路線,還有幾乎一分鐘一班車的效率,讓東京人可以快速的到達目的地,而不用開車或騎車。

但是要注意兩點,一是因為有的站很大,東南西北的出口差很遠,如果出錯站,就要繞很遠很遠的路,才能回到要的那個地方,第二因為經營的公司有兩種,又分地鐵跟電車,所以在地圖上看不太出來,要注意所搭乘的是哪一種車種。

整體說來,交通路網是非常的方便,而且他經常會跟站周邊的建築結合在一起,例如一出站就是百貨公司或地下街,這點跟香港很像。說到香港,他可以不用上至地面,就可以在不同的百貨公司內穿梭自如,難怪人家說香港是購物天堂。

說到東京的鐵路,就順道將我在行前看到的資料說明一下。

由於東京的高度發展,其發展吸引了大企業進駐,也因此土地的價值變高,住宅區越來越少,也使得房屋的租金超過一般上班族的負荷,所以大部分的人是居住在東京附近的都市,這也造成,家裡與工作之間旅次的增加,使得交通運輸系統的負荷也增加。

因此有以下幾個解決方案,如增加都心地區住宅面積、增加物流專用道路系統、停車位立體劃設記、舊市區再開發(如惠比壽廣場)、減少進入都心的機會(如橫濱、臺場等開發)、高架道路的興建減少平面交通的負荷。其中有趣的是,為了減少經過私有土地的取得費用,所以他們充分利用公有土地,如平面道路、河川、地下四十公尺(土地所有權在四十公尺以下屬於國有)、從立體的方式發展道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