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4 04:08:47酷月

一場客廳演出

客廳的主人有次看過我家的平面圖,我差點兒就要請她幫我設計房子。那陣子朋友介紹我許多有才華的人,但我最後委託一個非親非故者,好徹底發揮我顧人怨的那一面。

客廳的主人在三芝有一棟完全由自己規劃的房子,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以為像豪華農舍—往宜蘭的鄉間道路上常會看見的那種,結果完全不是。坐落在社區中的透天厝,屋內比屋外美,家具比裝潢美,不是家具的部分比家具還美。

好風雅的聚會:好茶、好點心、藝術品、風雅人,美麗的音樂和表演。我想乍來可能會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會此目的為何?最大的目的,就是讓人對美有所體,而美—確實需要金錢的。

陽台作舞台,客廳為觀眾席,一條美麗的地毯,戲就這樣發生了。表演者是我很敬佩的前輩,基本上是有可看性又有創意的演出,但我有點惋惜:珠玉其中,卻不是無懈可擊。

像我這樣的觀眾,不免期待戲劇要有和現代人一起心跳的節奏,儘管抽象也要有嚴謹的內在邏輯,引誘著觀眾一旦捕捉到那邏輯,和戲劇一起呼吸直到結束那一刻叫人嘆為觀止。記得第一次,真恨不得幫前輩把素材重新整編一次,不過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我還沒那份量。

現代劇場基本上是西方的產物,台灣想要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除非一:玩得比西方人更好;二玩西方人不會玩的東西。前輩走的是第二條路,強調中國傳統的老學問和老技藝,這種東西我沒有,所以我是很敬佩前輩的;但是我知道我也有前輩沒有的東西。

老傳統是我們生命的底蘊,我們是認得的,只不過大部分人又很難抱著進「博物館」的心態走進劇場,一次兩次新鮮,三次就很難保持熱忱。我也曾跟媒體主管提案,受這樣的質疑:「去年已經報導過了啊,這次有沒有比較不同的地方?」我們可以說媒體受制於話題性,喜新厭舊,但現實一點兒來說:不與現代生活發生對話的作品,無法打動大部分觀眾的心,也是理所當然:因為看完表演以後,大家都是要回去那庸庸碌碌也好錯誤罪過也好的生活裡面。

有一位詩人說:少數是需要被保存的,這世界不能只有大眾的聲音。無關好壞,只要了解自己的定位在哪裡,都好。

只是惋惜。人這麼孤獨,每個人都往自己的侷限裡鑽,誰都幫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