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6 16:44:08酷月
新加坡記行之三__兩俊
認識兩俊是這次到新加坡最有趣的一件事。他為我導覽了新加坡的劇場歷史和地理。這裡我只講地理部分。
濱海藝術中心是新加坡官方提供給國際的展示窗,類似兩廳院。電力站是新加坡劇場傳奇郭寶崑爭取下來的閒置老建築,成為劇場、藝廊、排練,和辦公出版的地方,和台北牯嶺街小劇場有些相似。看節目單我覺得台北本地的劇團和劇目都豐富得多,但是我們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劇團和最新戲劇活動都非常陌生。
新加坡劇場給我的印象,恰似這城市給我的印象,對外敏銳而開放,也樂於擔任交流接軌的工作。許多劇團經營手法相當靈活,相當重視「謀生」策略,似乎不像台灣對不合時宜或不切實際的癡純還有那麼一點容許空間—當然也許因為這種人的聲音本不容易被聽到;但在台灣我聽得到。
新加坡政府在很多方面很講究辦法。比方說有些市中心區的老屋,規定不能拆,兩層樓民宅整排整排地,夾在高樓大廈中間,式樣是殖民地時代的,顏色是簇新鮮豔的,為這徹底奔向現代化的城市帶來一些異國風情。
濱海藝術中心是新加坡官方提供給國際的展示窗,類似兩廳院。電力站是新加坡劇場傳奇郭寶崑爭取下來的閒置老建築,成為劇場、藝廊、排練,和辦公出版的地方,和台北牯嶺街小劇場有些相似。看節目單我覺得台北本地的劇團和劇目都豐富得多,但是我們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劇團和最新戲劇活動都非常陌生。
新加坡劇場給我的印象,恰似這城市給我的印象,對外敏銳而開放,也樂於擔任交流接軌的工作。許多劇團經營手法相當靈活,相當重視「謀生」策略,似乎不像台灣對不合時宜或不切實際的癡純還有那麼一點容許空間—當然也許因為這種人的聲音本不容易被聽到;但在台灣我聽得到。
新加坡政府在很多方面很講究辦法。比方說有些市中心區的老屋,規定不能拆,兩層樓民宅整排整排地,夾在高樓大廈中間,式樣是殖民地時代的,顏色是簇新鮮豔的,為這徹底奔向現代化的城市帶來一些異國風情。
小印度附近有一條老屋街,聽說全由政府補助租給劇團使用,而成為藝術家集中的地帶。帶我參觀的兩俊指給我瞧:這是哪個劇團團址,這是哪個藝術家的辦公室,比比相鄰,似乎也成為另一種地方特色。
我可不是在討論政策,很多事不是我這走馬看花的觀光客能說的。我聽兩俊說新加坡政府做事下一步如何都預測得到,好像顯得沒創意;但是我想,像台灣的政策朝令夕改,人存政舉,人亡政亡,換人又特別快,下一步完全無法預測----這顯然也不是優點吧。
兩俊這個人特有趣,他唸BA卻沒做一天企管,演戲、導戲、行政、寫評,樣樣都能;今年剛成立自己的劇團,成為自己劇團的經紀人,到處籌募也許會用到他Business方面的專業我不知道。兩俊是熱情的,還有那麼多看不慣的事情,還有那麼深認為事情「應該」怎麼樣的執著。他說自己寫評是「降魔除妖」,把那些不誠懇的假藝術揪出來。我聽了很羨慕,我寫了很多不引起爭議的東西,和平,高雅,皆大歡喜,幾乎忘記自己的筆本來是用來揭露真相、動搖世界的。
我可不是在討論政策,很多事不是我這走馬看花的觀光客能說的。我聽兩俊說新加坡政府做事下一步如何都預測得到,好像顯得沒創意;但是我想,像台灣的政策朝令夕改,人存政舉,人亡政亡,換人又特別快,下一步完全無法預測----這顯然也不是優點吧。
兩俊這個人特有趣,他唸BA卻沒做一天企管,演戲、導戲、行政、寫評,樣樣都能;今年剛成立自己的劇團,成為自己劇團的經紀人,到處籌募也許會用到他Business方面的專業我不知道。兩俊是熱情的,還有那麼多看不慣的事情,還有那麼深認為事情「應該」怎麼樣的執著。他說自己寫評是「降魔除妖」,把那些不誠懇的假藝術揪出來。我聽了很羨慕,我寫了很多不引起爭議的東西,和平,高雅,皆大歡喜,幾乎忘記自己的筆本來是用來揭露真相、動搖世界的。
正如Franz Xaver Kroetz《點歌時間》劇中人聽的那些電台點歌節目:人們彼此贈予想念、祝福、溫情、關懷,沒有誰被遺忘。這世界充滿哄人的東西,日日夜夜,年年月月;然而就在那一晚,「她」醒了,睡不著,突然那麼清楚,再也無法被哄騙,所以活不下去,死吞安眠藥。而我想,製造那些哄人的東西裡面我也有份,為了讓世界「看起來」更好,幫助世人更安甜舒適地活著;真或不真,就在這其中遺失了,和平,高雅,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