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5 03:33:55酷月
【看戲劄記】Al gran sole carico d''amore
(圖說:歌劇謝幕。)
歌劇:Al gran sole carico d'amore(陽光下沉重的愛)
作者:Luigi Nono
演出:Hanover State Opera
指揮: Johannes Harneit
導演:Peter Konwitschny
舞台和服裝設計:Helmut Brade
戲劇指導:Albercht Puhlmann
義大利發音,英文字幕
時間:2004年8月26日
地點:Ediburgh Festival Theatre
我在這個劇院兩度看演出。第一次字幕在舞台中央上方,讓我恨不得飛上二樓,免得頭轉上轉下,像電風扇一樣。第二次字幕在兩邊,高度大小都適中。這個劇院舞台的頂很高,一開場,遼闊的空間佈滿細小燈泡,製造滿天星光的幻覺。
左下舞台有玻璃房和兩張小床,兩姊妹拉著玩具熊爬下床,像一對吵著聽故事的女孩,纏著天使保母,最後她們一起聆聽進入一個革命的故事--「巴黎公社」,像駭人的夢魘般驚爆,最後歸於荒塚的故事。
很難想像巴黎市曾被揭竿而起的人民佔領三個月吧?那是在1871年3月18日發生由勞動人民和無產階級組成,世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政權。但由於缺乏其他政府的承認和奧援,寡不敵眾,5月20日,凡爾賽反動軍隊向剛問世三個月的巴黎公社發起聲勢浩大的總進攻,緊緊包圍公社保衛者最後據點,也就是現在巴黎市東區的拉謝思神父墓園(Cimeti’ere du P’ere Lachaise)--這裡同時葬著普魯斯特、王爾德、莫里哀、蕭邦和比才—最後147名公社社員,釘子一般嵌在夏洛納圍牆下,在「巴黎公社萬歲」的歡呼聲中,全部壯烈犧牲,這就是「巴黎公社牆」的由來。
在台灣的教育裡,左派歷史被刻意淡化了,這段歷史對大部分的人包括我在內也許相當陌生(雖然我曾在公館的「巴黎公社」咖啡店吃過飯)。當星光熄滅,原本在舞台右半一列一列的灰黑棺木,一一打開,沉睡的社員們甦醒了!他們脫下一式的壽袍,在歌聲中取出日常衣服(放在棺木裡)換上,紛紛恢復原來的身分:礦工、女店員、水電工、賣麵包的、懷孕的家庭主婦、穿高跟鞋的妓女、戴眼鏡的老師或學生….,是一群充滿庶民氣息的群眾。她們興致昂揚,激情化為行動,並且成功。他們夢想著巴黎,將成為第一個理想國—沒有階級的國度,公平、正義,並且沒有壓迫者。
新的社會制度應該是怎麼樣?棺木推翻成課桌椅,民眾自己教育自己,識字的替不識字的上課,不識字的被鼓勵說出自己的意見,人人都可以自由加入討論。
現代式無調音樂在這裡,表現出更廣闊的人類情緒。沒有我們習以為常的旋律或美聲唱法,高音時甚至和尖叫的「原音」融混一治,細緻處又幾乎拿人聲當器樂處理。歌者和交響樂團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加戲劇化而富張力,樂團的腳色不再是「伴奏」而化為另一股獨立的「聲音」,與歌聲互相對抗、辯駁、拉扯,像一波一波攀高的潮水,正好與革命的情緒若合。
古典歌劇中,歌聲可以敘事、抒情、詠嘆,但是誰想得到,歌聲還可以用來辯論、吵架、挑釁?在威尼斯音樂家Nono這齣1975年發表的歌劇裡,這種前所未有的音樂與革命的主題如此搭配,有著一種打破傳統、大刀闊斧的魄力。
戲劇處理上也非常富有創意。法國政府軍從地下機關出現,以木偶劇的形式。和革命者的真面孔對比,政府軍臉塗蔻丹白粉彷彿傀儡。當革命宣告失敗,同情革命者的女孩鑽回母親的身體裡,象徵死亡。原本教課用的黑板似乎又化身為一片墓園的牆,殘剩的粉筆跡還寫著:我們將回來。
下半場以母親和兒子的故事開始。兒子是工人(韓國籍男高音Tae-Hyun Kim飾),對資本家壓迫百般馴服,回家後以酒色麻痺自己。工人的母親(Leandra Overmann飾演)覺得羞恥,因為兒子不敢去做他認為對的事情,她認為這不是堂堂正正的男子。當母子家的四面牆拆撤之後,裸露出整個舞台的空間,又深、又高、毫無裝飾、水泥表面的三面高牆,呈現資本家所提供的勞工環境。後牆高處有個小窗,像監獄的監視孔,資本家濃妝的臉出現在那裡。過於惡劣的工作條件使勞工們生存艱難,終於反抗,兒子最後決定加入並成為反抗頭目,並遭到槍殺。
舞台兩側高壁向中間擠壓,白光從上投射下來,充滿視覺張力。退無可退的工人們有的爬上高牆,有的在牆下殘喘。母親雖失去了兒子,但她覺得驕傲而光榮,高唱著無產階級革命的精神是不會死的。全劇就在這樣悲亢的氣氛結束。
革命是嚴肅的題材。雖然我也不是特別喜歡風花雪月,但更怕說教味道濃重的嚴肅社會劇,加上無調性音樂—我直覺聯想到雲門常用的舞蹈襯樂,或者高行健和許舒亞《八月雪》…,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息又怎麼跟無產階級革命搭在一起?很慶幸我是有「實驗」精神的觀眾,走進了劇院(其實我是被海報吸引了)。透過Nono的音樂,拼貼的革命詩句,我可以想見這位音樂家多麼心儀無產階級革命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他用十分豐沛的熱情和才華,歌詠在不公義的社會下呻吟和抗爭的人類靈魂。
這齣充滿激情和理想性的歌劇贏得了如雷的掌聲,大家都被感染得心旌動搖,難以自已。謝幕時我看到歌劇演員,包括韓籍、日籍、芬蘭、德國…,聯合國般的面孔,彷彿世界大同在這裡實現。
但是當我站起來準備離場時突然想到,這齣劇歌誦無產階級革命,實際上會走進劇院聽歌劇的大都不是無產階級或勞動階級,這…這不是有點諷刺或矛盾嗎?
附記: 義大利作曲家Luigi Nono一共有三齣「歌劇」傳世,《Intolleranza》(1960)、《Al gran sole carico d'amore》(陽光下沉重的愛,1975)、《Prometeo》(普羅米修斯,1985)。其中《Al gran sole carico d'amore》劇名直接由法國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關於巴黎公社的詩Les Mains de Jeanne-Marie中「au grand soleil d'amour charge」一句翻譯而來。第一部份台詞是拼湊包括德國著名左派作家布雷希特(Bertolt Brecht)的作品、巴黎公社時代的領導人物Louise Michel的回憶、經濟學家馬克思(Karl Marx)的手稿與俄國革命領袖列寧(Vladimir Lenin)的文章等有關巴黎公社的文字而來,韓波的詩也在其中一景出現。第二部分場景則更細碎,有1905年未成功的俄國革命、義大利北部大城杜林(Torino,著名汽車集團Fiat的所在處)1950年代的工人示威、古巴與拉丁美洲的革命與越南戰爭。情節描述與南越監獄中囚犯的話語與拉丁美洲的革命領袖卡斯楚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談話相互穿插。
更詳細的音樂介紹請見網頁:
http://cdhi.audionet.com.tw/200105/Classical/Classical-Nono.htm
歌劇:Al gran sole carico d'amore(陽光下沉重的愛)
作者:Luigi Nono
演出:Hanover State Opera
指揮: Johannes Harneit
導演:Peter Konwitschny
舞台和服裝設計:Helmut Brade
戲劇指導:Albercht Puhlmann
義大利發音,英文字幕
時間:2004年8月26日
地點:Ediburgh Festival Theatre
我在這個劇院兩度看演出。第一次字幕在舞台中央上方,讓我恨不得飛上二樓,免得頭轉上轉下,像電風扇一樣。第二次字幕在兩邊,高度大小都適中。這個劇院舞台的頂很高,一開場,遼闊的空間佈滿細小燈泡,製造滿天星光的幻覺。
左下舞台有玻璃房和兩張小床,兩姊妹拉著玩具熊爬下床,像一對吵著聽故事的女孩,纏著天使保母,最後她們一起聆聽進入一個革命的故事--「巴黎公社」,像駭人的夢魘般驚爆,最後歸於荒塚的故事。
很難想像巴黎市曾被揭竿而起的人民佔領三個月吧?那是在1871年3月18日發生由勞動人民和無產階級組成,世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政權。但由於缺乏其他政府的承認和奧援,寡不敵眾,5月20日,凡爾賽反動軍隊向剛問世三個月的巴黎公社發起聲勢浩大的總進攻,緊緊包圍公社保衛者最後據點,也就是現在巴黎市東區的拉謝思神父墓園(Cimeti’ere du P’ere Lachaise)--這裡同時葬著普魯斯特、王爾德、莫里哀、蕭邦和比才—最後147名公社社員,釘子一般嵌在夏洛納圍牆下,在「巴黎公社萬歲」的歡呼聲中,全部壯烈犧牲,這就是「巴黎公社牆」的由來。
在台灣的教育裡,左派歷史被刻意淡化了,這段歷史對大部分的人包括我在內也許相當陌生(雖然我曾在公館的「巴黎公社」咖啡店吃過飯)。當星光熄滅,原本在舞台右半一列一列的灰黑棺木,一一打開,沉睡的社員們甦醒了!他們脫下一式的壽袍,在歌聲中取出日常衣服(放在棺木裡)換上,紛紛恢復原來的身分:礦工、女店員、水電工、賣麵包的、懷孕的家庭主婦、穿高跟鞋的妓女、戴眼鏡的老師或學生….,是一群充滿庶民氣息的群眾。她們興致昂揚,激情化為行動,並且成功。他們夢想著巴黎,將成為第一個理想國—沒有階級的國度,公平、正義,並且沒有壓迫者。
新的社會制度應該是怎麼樣?棺木推翻成課桌椅,民眾自己教育自己,識字的替不識字的上課,不識字的被鼓勵說出自己的意見,人人都可以自由加入討論。
現代式無調音樂在這裡,表現出更廣闊的人類情緒。沒有我們習以為常的旋律或美聲唱法,高音時甚至和尖叫的「原音」融混一治,細緻處又幾乎拿人聲當器樂處理。歌者和交響樂團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加戲劇化而富張力,樂團的腳色不再是「伴奏」而化為另一股獨立的「聲音」,與歌聲互相對抗、辯駁、拉扯,像一波一波攀高的潮水,正好與革命的情緒若合。
古典歌劇中,歌聲可以敘事、抒情、詠嘆,但是誰想得到,歌聲還可以用來辯論、吵架、挑釁?在威尼斯音樂家Nono這齣1975年發表的歌劇裡,這種前所未有的音樂與革命的主題如此搭配,有著一種打破傳統、大刀闊斧的魄力。
戲劇處理上也非常富有創意。法國政府軍從地下機關出現,以木偶劇的形式。和革命者的真面孔對比,政府軍臉塗蔻丹白粉彷彿傀儡。當革命宣告失敗,同情革命者的女孩鑽回母親的身體裡,象徵死亡。原本教課用的黑板似乎又化身為一片墓園的牆,殘剩的粉筆跡還寫著:我們將回來。
下半場以母親和兒子的故事開始。兒子是工人(韓國籍男高音Tae-Hyun Kim飾),對資本家壓迫百般馴服,回家後以酒色麻痺自己。工人的母親(Leandra Overmann飾演)覺得羞恥,因為兒子不敢去做他認為對的事情,她認為這不是堂堂正正的男子。當母子家的四面牆拆撤之後,裸露出整個舞台的空間,又深、又高、毫無裝飾、水泥表面的三面高牆,呈現資本家所提供的勞工環境。後牆高處有個小窗,像監獄的監視孔,資本家濃妝的臉出現在那裡。過於惡劣的工作條件使勞工們生存艱難,終於反抗,兒子最後決定加入並成為反抗頭目,並遭到槍殺。
舞台兩側高壁向中間擠壓,白光從上投射下來,充滿視覺張力。退無可退的工人們有的爬上高牆,有的在牆下殘喘。母親雖失去了兒子,但她覺得驕傲而光榮,高唱著無產階級革命的精神是不會死的。全劇就在這樣悲亢的氣氛結束。
革命是嚴肅的題材。雖然我也不是特別喜歡風花雪月,但更怕說教味道濃重的嚴肅社會劇,加上無調性音樂—我直覺聯想到雲門常用的舞蹈襯樂,或者高行健和許舒亞《八月雪》…,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息又怎麼跟無產階級革命搭在一起?很慶幸我是有「實驗」精神的觀眾,走進了劇院(其實我是被海報吸引了)。透過Nono的音樂,拼貼的革命詩句,我可以想見這位音樂家多麼心儀無產階級革命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他用十分豐沛的熱情和才華,歌詠在不公義的社會下呻吟和抗爭的人類靈魂。
這齣充滿激情和理想性的歌劇贏得了如雷的掌聲,大家都被感染得心旌動搖,難以自已。謝幕時我看到歌劇演員,包括韓籍、日籍、芬蘭、德國…,聯合國般的面孔,彷彿世界大同在這裡實現。
但是當我站起來準備離場時突然想到,這齣劇歌誦無產階級革命,實際上會走進劇院聽歌劇的大都不是無產階級或勞動階級,這…這不是有點諷刺或矛盾嗎?
附記: 義大利作曲家Luigi Nono一共有三齣「歌劇」傳世,《Intolleranza》(1960)、《Al gran sole carico d'amore》(陽光下沉重的愛,1975)、《Prometeo》(普羅米修斯,1985)。其中《Al gran sole carico d'amore》劇名直接由法國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關於巴黎公社的詩Les Mains de Jeanne-Marie中「au grand soleil d'amour charge」一句翻譯而來。第一部份台詞是拼湊包括德國著名左派作家布雷希特(Bertolt Brecht)的作品、巴黎公社時代的領導人物Louise Michel的回憶、經濟學家馬克思(Karl Marx)的手稿與俄國革命領袖列寧(Vladimir Lenin)的文章等有關巴黎公社的文字而來,韓波的詩也在其中一景出現。第二部分場景則更細碎,有1905年未成功的俄國革命、義大利北部大城杜林(Torino,著名汽車集團Fiat的所在處)1950年代的工人示威、古巴與拉丁美洲的革命與越南戰爭。情節描述與南越監獄中囚犯的話語與拉丁美洲的革命領袖卡斯楚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談話相互穿插。
更詳細的音樂介紹請見網頁:
http://cdhi.audionet.com.tw/200105/Classical/Classical-Nono.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