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0 03:08:06傅紀鋼

台灣文學史專題:期末札記

         台灣文學史專題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一年級  學號9437011

      學生:傅紀鋼        指導老師:翁聖峰教授

         期末札記

《台灣》月刊:
  創立於1940年4月的月刊,封面在早期寫著「短歌中心」,後期則寫著「短歌及文藝」,台灣社發行。到了戰時,內容縮編,以日人創作為主。不過早期的刊頭語還是透出台人對抗日本殖民意味的內容。

《台灣》月刊第5年第1號:

<台灣議會促進之聲>
  內容:編者以西方英國、法國的議會沿革為例,延伸到日本與南洋各大小部族,宣揚議會實行民主的重要性。並批判日人以高壓掌控議會,並讓台灣人無法參與議會選舉的做法,要求讓台灣人有自己的民意代表、立法機關,而不是用官派的議會。


《台灣民報》:
  《台灣民報》,是台灣日本殖民時期中台灣人所創辦影響力最大的報紙。於1922年創立於日本東京,1927年遷回台灣。台灣民報橫跨20與30年代,對於各種社會運動與提倡台人自治與日本政府對立的事件,都站在台人這方,其影響力與受歡迎程度,以及發行量,都足以可與日人創辦之台灣日日新報相比。以下選社論作札記。

《台灣民報》第2卷第17號,大正13年9月11日

<歡迎伊澤新總督>
  內容是對於新接任台灣總督的伊澤的事件,以明著頌揚但實際是用諷刺的語氣,希望新總督延續上任總督的民主化政策,並列出報紙希望新總督可以實行的政策。比如減少苛稅、普及文化,與改革警察陋規等等,希望他能繼續的改善台灣的殖民現狀。

《台灣民報》第2卷第18號,大正13年9月21日

<反對建設台灣大學>
  內容是對於日本政府打算在台灣設立大學一事提出反對。裡面以日本人的小孩與台灣人小孩受教育的比例,與台灣教育人員的師資與經費的缺乏,來反對大學的設置。報紙提出應該要多設師範學院,並使台人能接受普及的初等教育,反對日本政府因為服務日本的理由,而設置具有台灣特色的大學。他們認為應該等初等與中等教育普及之後,再設置大學也還不遲。

《台灣民報》第3卷第13號,大正14年5月1日

<駁南報關於師範問題之暴論>
  內容是談南師範有台灣生對於日本人學生不對台籍老師行禮的事情爭論,並又因為舍監偏袒日籍生不予處罰等,整個事情報紙認為是小事,但是南報卻當成重要的政治與社會議題,來駁斥台籍生的反抗思想。所以民報針對此事,站在台籍生的一方,來駁斥南報。尤其針對南報記者以此推論以後不該用台籍教師,以免使島民的反抗思想更擴大的論點,更是大加撻伐。
以現在角度看,比較悲哀的是對於日籍生的優越態度踐踏台人尊嚴,在南報與民報的眼裡,竟都只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偏則我認為這才是大事。這點明顯的區分了台人比日人次等的立場,民報卻也不就此來批判,實是有點可惜。

《台灣民報》第3卷第14號,大正14年5月11日

<宜速撤廢阿片特許的制度>
  內容是對於總督府將鴉片專賣當作營收一事,提出抗議。報紙認為重點不在於管制鴉片,而是在於完全的禁絕鴉片的買賣。不過此事對錯倒是難以輕下判斷。目前荷蘭與緬甸、寮國就是將吸毒合法化,降低價格,也減少犯罪。因為吸毒者只要不斷絕毒品吸食,就不會有暴力行為。而民報是認為鴉片雖然吸食者比清代時期少,但是售價變高,變相的也是侵害台人的財產。所以也許可以參考現在吸毒合法化的國家的政策來推行,使台灣的吸毒人口也許增加,但是犯罪率降低。不過當時民報並沒有相關討論,應該也是時代的不同,思維也不同吧。

《台灣民報》第168號,昭和2年8月7日

<臺銀的興廢--於我們有何相關呢>
  內容是對於台灣銀行的狀況的討論,民報是認為臺銀當時只是日本殖民政府的提款機,將台人的錢送到日本,或是由在台的日本士紳胡亂貸款。一般中下階層台灣人都享受不到臺銀的貸款業務。然後台灣人又不可能介入臺銀的經營,所以他們的立場,是對於臺銀的營運危機採取冷眼旁觀的態度。

《台灣民報》第169號,昭和2年8月14日

<非設民選議會不可>
  內容是引用日本憲法,來對日本殖民政府做呼籲。在三權分立的結構下,使臺人能夠參與行政權,與設置民選議會,執行立法權,而非繼續由總督獨攬三權的做法,並且也反對總督府評議會的設置等等,認為是假民主。而看這篇社論對照中國97收回香港後面對港人爭民主自治的做法,竟然與日本殖民政府的行為非常的相似。官派民意代表、在地人無法參與選舉等等。這可以當做一個日人統治與中國專政的政策的一個對照,也許可以看出問題是在於殖民政策與專制政體的差異,還是中國目前的霸權擴張其實也是某種帝國主義的侵略。比如對於香港或新疆、西藏等,也許可以用後殖民的角度來看中國最近的文化霸權對週邊地區的宰制。

《台灣民報》第252號,昭和4年3月17日

<民族融合的要諦-在乎機會均等>
  內容為民報批評總督就任的第一次長官會議所訓示的,要做到民族融合口號是華而不實。對於就學與學生畢業後求職的難度,本來文章應該是有介紹,但是被鉛字的方塊所消音。是日本殖民政府的言論管制,所以看不到數據。但是對於日人與台人間的差別待遇的控訴,是很清楚的。這點可以剌來跟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本省、外省差別待遇的比較來做對比。尤其是過去受到差別待遇好處的日人已然不存在,而受到差別待遇的外省族群的當事人與後代都還在台灣生活。此一議題的研究,應該是頗為重要的。特別是在文化與媒體界,仍然含帶過去大中國文化帝國霸權的意識形態的既得利益者,還是具有有利位置的。這點值得釐清與探討。
  另外對於國民政府在臺統治與日人統治手段的相似性,應該是可以做區分與釐清。對於統派學者反對將國民政府視作殖民的外來政權,反對將1949年之後的統治以後殖民的角度來做『切割』。也許可以就類似本文之類的史料,來做細部分析,來建立相關論述。我個人倒是主張蔣經國統治之前的國民政府政策是殖民統治的手段,但這點還需要有更多史料來佐證。

《台灣民報》第253號,昭和4年3月24日

<臺灣人的就職難--利害沒有一致,機會哪能均等?>
  內容延續上週的批判,從教育的入學比例,到公家機關與殖民地工廠公司的就職機會,日人與台人之間的比例相差甚遠。由某些前輩文人的作品,也有提到日人因為在日本內地就職難,而紛紛到台灣來工作。這可能是某個剝奪臺人就職權利的原因。而一如慣例的,在資料的佐證上被日本當局以鉛字方塊取代,所以無法看出差別待遇的具體分析。不過裡面提到台人受教育的比例增加,畢業出來卻有難相對應的工作可做。比照國民政府時期,1992年解嚴之前的大學生比例是外省人佔多數,更別提在教育機構與公家單位的外省族群的就職比與台人的就職比。
  對於這點,至今似乎因為倡導多元與和解原諒態度的社會認知,而被模糊與淡忘。但我覺得就類似的資料的收集與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遺忘與原諒是被壓迫者才能主張的權利,而不是過去的既得利益者。
類似的例子有法國最近的青年人暴動,其原因也是因為法國人長期歧視阿爾及利亞裔的移民歷史情感與現實的求學就職的困難,使問題爆發。而爆發之後,正好因為法國政府為了主張族群融合,而刻意的不去對族群求學就職的狀況做研究,怕被人定義為搞族群分化,結果反而在問題爆發後沒有解決的可參考資料。而台灣社會目前仍有國家認同,所謂的統獨與本土和外省情節還沒被解決。如果這些資料不進行研究與分析,並探討族群問題。那麼步向法國後塵可說是指日可待了。

《台灣民報》第254號,昭和4年3月31日

<□□□□□□□□>
  本篇值得紀念,因為內容與標題都是□□。本篇議題內容為何被日本殖民政府封鎖應該是值得了解的。

《台灣民報》第305號,昭和5年3月22日

<義務教育即施要由市街地起>
  內容:批判殖民地政府藉口沒錢,不實施全民義務教育,並舉例證說明。文風最後一轉,提出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實行地方自治,那麼就可以做全民的教育。而文章內可以看出的是所謂的地方自治指的應該是台人自治,而不單純只是談縣市層面的地方自治。其實就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的做法,連市街的治理都是由殖民政府遙控,遑論臺人自治。

《台灣民報》第306號,昭和5年3月29日

<民報題號更新>
  內容:談經營者改變,所以報紙更改標題。主旨仍延續台灣民報的一貫為台人發聲的主張。


《風月報》:
  《風月報》前身為《風月》雜誌。1937年4月1日總督府在臺實施禁用漢文政策,《風月報》竟能於1937年7月20日復刊。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形容《風月報》在台灣新文學運動戰爭期中,如同「一隻漏網之魚,苟延殘喘,奇蹟似地僥倖生存下來。」1941年7月1日為配合日本南進政策作宣傳,《風月報》又改題為《南方》。持續約2年多後,復改為《南方詩集》月刊,然發行二期後即停刊。綜觀此四種雜誌發行期數期號相連貫,發行時間橫跨長達八年多,為戰爭期具代表性的文藝雜誌。
  《風月報》59期延攬曾出版白話小說的徐坤泉加入主編,期望能「新舊二翼並飛、雙管齊下」,以獲得新舊文學愛好者的支持。113期後主編由吳漫沙接任,增闢「文藝創作欄」,以鼓勵結合時代的短篇小說的創作。所設「讀者閱讀意見欄」,亦使雜誌具有多樣性的互動。然在官方嚴格的檢閱下,如150期天驥〈印度反英運動的趨勢〉全文即遭刪消。在戰爭期中,殖民者不容許「反抗」議題出現,使原標榜「吟風弄月」的通俗休閒雜誌亦未倖免於遭到嚴格檢閱的命運。
  (引用自林淑慧(師大中文所))

  感想:風月報內容號稱以大眾口味為取向,但我粗略翻了幾期,我覺得內容反而是比較像類似今日的誠品好讀或是印刻雜誌一樣,仍是有文學性作品於其中的。所以從文本來看,其實我懷疑一般中下階層對此刊的閱讀與接受度。而放在都市的中產階層,又必須考量到在殖民地政策下台人次等國民的待遇與職業的工作內容。台灣人的都市中產階級是否是一般定義下的歐美中產階級,或是都市小布爾喬亞,這可是非常可疑的。我覺得必須要有系統的研究當時的台灣人的階級活動與佔人口的比例,尤其是連場戰爭對於台灣殖民地的影響,以及當一時期國際共產主義的滲入造成的台灣社會現象等…要先釐清這些個點,對於風月報的研究,才能比較抓得到其編輯內文的價值。

  以下選覺得有趣的一期:

《風月報》第76期12月號,昭和13年12月5號

<泰西名人情書>
  內容:編輯選了國外名人的情書,一篇是英國革命家劫勒曼爾,而另兩篇與作家霍桑以及歌德有關。光是由大眾文學讀物就能介紹到西方的經典作家,可見過去國民政府宣傳台灣被日本統治下沒有文化這個論點,可以由類似這樣的史料來推翻。不過就內容選出的兩篇台灣人寫的情書內容,倒是很像今日的通俗愛情劇台詞。
  這也是風月報雅俗兼具的特色代表。

<詩壇>
  這是長期專欄,刊出的以漢語古詩為主。本期劈頭第一首就是尾崎秀真歌誦日人兒玉藤園將軍的拍馬屁詩,其後全部都是讚頌兒玉多偉大的臺人詩作。這可以看出風月報與當局交好下的一個求全態度,也因此它是當時唯一能刊漢文詩歌的雜誌不是沒有道理的。


《南方》:
  原《風月報》第133期,改版《南方》第1期,昭和16年7月1號

  《南方》為太平洋戰爭後,《風月報》改版之後的雜誌。由<祝辭與感言>就可以看出一拖拉庫拍馬屁、狗腿的對大日本帝國的歌誦。連一本雜誌都要宣揚大東亞共榮圈的理念。
然後內容選文都在歌誦南方的好,所以本雜誌能變成唯一的漢文雜誌原因應該在於此。
  重點在於皇民奉工會台北支部的龜山炎亭的宣言。他的話中其實點出了為什麼風月報是唯一能用漢文出版的書報,就是因為它夠配合日本殖民政府的政策。所以本雜誌他說是溝通日滿中三國的文化橋樑,是大日本帝國與台灣人所共有的雜誌。我想這解釋了在幾個臺灣文學史論述中學者好奇的,《風月報》能用漢文出版的原因。因為它不像其他雜誌、報紙一樣政治不正確。
  本期有張廣告單,是推薦台北東寶新劇團劇團的宣言。說也是為了人民服務,裡面也是由日本人主導。所以對於當時呂赫若在皇民化時期有參與劇團演出,他對照於後來1947年對國民政府叛亂搞台獨的態度,我覺得要從後殖民的角度來研究呂赫若受日本教育長大的背景來看他的認同特徵。本廣告可以當作佐證之一。


《暢流》
  以《暢流》第7卷第9期中華民國42年6月16日為例:
  本刊是台鐵所辦的雜誌,創辦於1950年1991年停刊。但是到1995年都還是會推出鐵道月曆之類的出版品。所以內容雖然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但是以鐵路相關的文章與歷史事件的文章最多,也有很多廣告單,包括鐵論運送物資的報表,也會刊登。不過認真一翻,還是發現其編輯原則。雖然內容雜亂,但是有幾點是共有的:1、與旅遊相關的,比如旅臺詩鈔,2、與國民黨史實有關的,3、與大陸時期鐵路歷史有關的,奇怪的是對於日本殖民時期的台鐵建設或見聞,隻字不題。
  在第7卷第1期中,開始旅臺詩鈔專欄的序文有提到為什麼要刊這些漢詩。是因為當年日本統治台灣壓制臺人,臺人寫懷鄉去國的心情。所以特別選了心向神州的旅遊詩,來彰顯台灣人愛祖國的心。雖說是意識形態正確的主題,但是刊漢詩不刊白話文作品的原因,也是值得了解的。畢竟漢詩在1950年代的被接受度應該不高。


《文藝創作》
  以《文藝創作》第9期新年號為例:
  中國文藝獎金委員會辦的刊物,1951年創刊到61年廢刊,剛好是反共文學的推展時期。所以為了迎合國民政府反共政策,就可一窺其內容。本期剛好刊了半本回顧過去一年自由中國的文藝發展的文章,然後有民國40年的徵稿啟事。內文就是宣揚自由中國的好與反共主題,沒什麼重點。不過裡面詳細的列表的什麼單位的作家或官員擔任什麼評審或主持人等,是研究50年代台灣文壇現象的資料。


《台灣詩薈》

  《台灣詩薈》為連橫於1922年出版的詩鈔,有他自己的作品還有當時詩人的作品,也有選輯的過去的古詩文,有刊不少先賢遺稿。以下選讀:

《台灣詩薈》第11號

<寄鶴齋詩話>
  內文:洪棄生品評歷代詩人作品好壞內容

<林占梅列傳>
  內文:連橫寫的林占梅事蹟,文筆普通。

《台灣詩薈》第1號

<沈斯庵詩集(一)>
  內文:沈光文的詩作,對於來台的心境描寫甚多。

《台灣詩薈》第2號

<文存四首>
  內文;難得一見的裡面有康熙朝時任刑部尚書,後來進入內閣的大學士明珠勸鄭經歸降的<與鄭將軍書>。裡面有附鄭經的兩次回信,裡面稱明珠為尚書,似乎有承認他大清國尚書的地位的態度。同時也提到自己「遠處海外,建國東寧…而貴國尚未忘情於我…」這擺明了採取與大清帝國相對等的地位,也就是東寧王國獨立於大清國之外,也沒有以明朝移民自稱。這個史料應該可以給台獨論者當個不錯的,對於台灣主體性的引用證據。可以來駁斥某些台灣自古歷朝屬於中國,以及明鄭時期將台灣視作中國延伸的論點。其實就鄭經的立場他是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