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1 03:48:59傅紀鋼

台灣文學史專題   期中札記

台灣文學史專題   期中札記

    授課老師:翁聖峰 老師
    學生:台文碩一9437011 傅紀鋼


  雖然老師要我們從原典做摘要性的擷取,不過因為過去我不太有文獻整理的經驗,而在觀看一些文史資料,尤其是學者專書的時候,我都會對論點與研究方向有些想法。所以記下的札記,其實都是以質疑與意見居多。其中也包括了上課聽同學報告產生的一些不及問的問題。所以對於原典的爬梳整理,我想留到期末連同我的意見想法,一起整理之後,看能否解答我自己的一些疑問。再交個完整的札記。
以下是五個方面的疑問與思考:

  一、 台灣文學史的分期:

  台灣文學史一般的書寫模式,多半是由時間來做斷代的分期,並進行作家的分類與介紹。對於文學史的分期,主要跟葉石濤提出的四個分期:搖籃期(1920-1925)、成熟期(1926-1937),戰爭期(1937-1945),戰後(1945-至今),大致雷同。但是我注意到一點,就是每個分期雖然都有自己的主流,比如陳芳明曾提出的20年代的素樸文學、30年代的左翼文學、40年代的皇民文學等分法(注1),其他人如彭瑞金等,也各有主張。不過大概都是以10年為一期來界定。但是文學的風潮其實還是依附著作家本人的創作觀在進行著,比如鄭清文提出文學要為了弱者發聲,並以此為原則來寫作30年不輟。那麼當我們試圖去定義鄭清文的流派,他本身卻又橫越了現代主義、鄉土文學以及80年代後的多元主義的時期,我們要如何來歸類他呢?

  所以我覺得關於文學流派要置入文學史的脈絡當中,分期是免不了的。但是有種方式其實可以兼顧。亦即我們如果單就主義流派在各時代的發展,也許可以抓出一個新的思維。

  比如就拿寫實主義來做分期的範例可能可以做出以下的結果:

  首先1920年以來到1949年,我列為第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寫實主義創作者,大概分成受過漢文訓練,比如賴和的這輩;以及被日本教育長大,比如呂赫若這輩。他們的特性是,在他們的時期,台灣社會受到了日本人的殖民統治,以及自清朝以來的嚴重的權力與資源的分配不均,導致的階級問題。所以台灣人多數過著苦難的日子。而當時的知識份子在文學作品中,替廣大的下層階級的民眾發聲,來描寫其苦難的生活,留下了批判意識極強的作品。這是第一個時期。

  第二個時期就是戰後到七零年代這個時期。因為熟悉日文的老輩作家被限制發表,而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下屠殺知識份子,導致整個時期為民眾發言的文學傳統中斷。這個時期除了主流的反共文學,與後來受西方影響的現代主義外,其實是台灣本土作家凋零亦或噤聲的時代。所以這個時期不單是寫實主義,其他的台灣作家的文學作品數量也不多,這是一個中斷的第二個時期。

  接下來就是七零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到解嚴,我列為第三時期。多數的文學史論者,在此都會討論到意識形態的對立以及本土意識的形成等等。我覺得這些討論都有點自己歸納的味道,都是研究者自己去找理由來解釋現象。但是他們都忽略了一點,就是七零年代的主流創作者,比如王楨和等人,其實他們都是戰後成長的一代。就是說他們多半沒有受過日本統治,而是受國民政府教育長大的一代。而當時有剛好是農村轉型工業化的時代,那些作者們在傳統台灣社會型態仍存的情況下成長,又受到外來政權的強勢教育,他們自然會質問自己的身分與國家認同是什麼。尤其是在六零年代台灣引進美援與美國的資本主義式的商業文化,這三者:台灣民俗、大中國意識與美式文化的衝擊之下,寫實主義的作者們以自身面對社會大幅轉變的衝擊經驗,寫出了以農村為主的某種鄉愁情懷的人性關注。不但是要反抗威權專制的國民政府,同時也是對於都市化的問題進行一個世代性的創作。這個時期也就是俗稱的鄉土文學時期到多元時期。我覺得其興起的原因,是戰後作者群的身分認同的自我覺醒。

  第四個時期就是解嚴後到世紀末這個時期。已經是由五年級後段到六年級生來進行的寫實主義。而受到後現代化的社會潮流演變的影響,寫實主義呈現了多元的都市化的文學。變成後現代與寫實雙重並起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作家作品以自身的個人生命的書寫為主,試圖在多元的複雜價值觀中,建構自己。所以是寫自己的實,但是各種新式的媒體的技巧技術的交互影響下,在寫作的策略上卻是以後現代主義化的技巧形式,變成一種疏離化,但是具體反映了都市人的情感。所以是一種新的寫實,這是我所謂的第四個時期。

  世紀末到現在則是我所謂的第五時期。為什麼要獨立列出呢?因為有別於五年級的作家們還有些受到鄉村化與台灣民俗化的影響,六年級到七年級生的這一輩作家們,比如甘耀明等。其實幾乎都受到都市化與大眾傳播媒體為個人價值觀的建構,所以反而與傳統斷了根。卻更被美國單邊主義的全球化資本化的商業社會文化型態所收編。所以此時會具體的寫實,而不以虛幻、不以奇幻疏離來書寫作品的,就是會以想像的鄉村作為寫作對象。亦即「獵奇」,成為了寫實主義寫作的核心。反而都市部分的書寫,由後現代主義式的技巧鑽研回歸到了現代主義的,人人都要寫自己,用自己的話來告訴全世界,反而作品本身再不關心社會,而是關心自己的情慾與感官。而目前對於鄉土題材的寫作,反倒還是以寫實主義式的概念為主。但是那也有其侷限。因為鄉村與都市化的割離,以致創作者們只關心到鄉村有什麼精采、刺激、詭異或是極度衝擊人心的題材,才要寫。內容與議題要比報紙比新聞更有話題性。其實這樣的策略卻正是背離了寫實主義想要批判體制、替被壓迫的民眾發聲的崇高目的。不過這也是時代的必然。這是我所謂的第五個時期,還會繼續惡化下去的一個傾向。

  二、 中國學者書寫台灣文學史的方式:

  中國學者在寫台灣文學史的時候,會以中國民族主義的政治概念先行,來進行對台灣文學的界定與收編。其中有兩種呈現的方式:一個是扭曲史料;另一個則是用傳統作者論來建構文本在文學史上的價值與意義。

  1、 扭曲史料:比如古繼堂在<台灣小說發展史>裡面,講到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分析故事時,將結論導向吳是為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所寫。並且刻意不提故事後段男主角因為不滿日本統治,到了中國試圖擁抱中國,卻被中國人當成日本人的走狗,而且不當他是中國人,並且排斥他,使他最後在認同日本也不行,認同中國也不被接受的情況下發瘋。=>這種論述方式只引用合乎自己觀點的片段,有違其中心思想的部分就當做沒看見,有扭曲文本之嫌。

  另外對於鄭經在17世紀鄭成功死後建立了東寧王國,荷蘭、葡萄牙與東亞各國皆承認其獨立自主。但是在趙遐秋主編的<台灣文學思潮史>裡,也是隻字未提。王德威在編<從文學看歷史>的時候,也隨口帶過,這都不免背後都有寫史上的選取史料的政治意圖,不得不注意。

  2、 曲解台灣前輩作家的作品與人格:中國學者解讀台灣文學作品,我發現都從來不從內容與文字來解釋,都只針對故事或是關鍵字詞去『解讀作者本人的思想』。我覺得有問題的是,首先作品本身所呈現的不見得是作者本人的想法。比如呂赫若寫出日本警察的說話內容,這不代表角色的意見就是作者的意見。再來是論述從不以文本去解析作品意義與時代精神,卻常針對作者發表文章提到的文學意見以及『他們認為在那個時代中台灣人所應該具有的思想與中國意識』,去陳述其作品與作者本身的價值。這樣的方式,且以作家楊青矗為例,就很清楚啦。他算是工人作家,作品內容以描述台灣的工人階級受到迫害為主。所以他們就很理所當然將楊列為台灣文學上偉大的作家,並稱讚他為工人筆俠,為替無產階級發聲的具有反資本主義的中國傳統意識的作家。

  結果如果他們有看台灣的政論節目,當楊被選為國策顧問後,他發表了多少批判中國與中共的意見,並且是極力主張台獨的急獨派。這似乎與<台灣小說發展史>中的說法大為不同。如果他們所使用的以作品來看作者的論述正確,那怎麼會落差那麼大?更別說他們根本不提也是替無產階級發聲的王拓的身分(立委)與台獨主張,簡直莫名其妙。


  三、 陳芳明文學史觀的問題

  眾所皆知的陳芳明打算以後殖民史觀來進行台灣文學史的書寫。上學期趙老師就有提過陳芳明對於史料的使用有錯,並會胡亂推測過去作家的想法,來迎合自己的史觀。後來我看了陳芳明的<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以及<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有點疑惑。比如在<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裡面,對於賴和的心態,陳芳明有這樣的描述:「賴和之所以得到後人的普遍尊敬,就在於他意識到現代化本身具備了雙刃性。賴和比同時代的任何人還更清楚現代化與殖民化的雙生性格,只要接受了日本人帶來的現代化,就會在一定程度受到殖民化的影響。但是要抗拒日本人的殖民化,就必須在知識上能夠與日本人抗衡,而不能停留在固有的封建文化傳統裡。這說明了他為什麼主張台灣人應該接受現代知識,以達到啟蒙的目的。然而他也知道民眾會被滲透殖民化的思想,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他又不想見到台灣人接受日本人的現代教育,這是他兩難的地方…」

  這其實相當可疑。因為書中沒有引用原典,亦即賴和到底是如何在文本與史實中表現出這樣的態度,有的只是由賴和的行為進行推論。而這樣直接的陳述,總是令我覺得可疑。偏偏又正好看到了西方後殖民學者荷米巴巴說過非常相似的,殖民者帶給被殖民者的現代性追求的兩難,與陳芳明的說法十分相近。這是否表示著陳芳明其實是將後殖民史觀套到台灣文學的史料與作家文本等(而就會很像中國學者的搞法),我有點懷疑,還需要證實。


  四、 存在主義在台灣

  聽兩位老師趙天儀老師與向陽老師都提過,台灣在70年代流行存在主義的時候,其實只是跟流行。其實當時台灣學界只是似是而非的討論存在主義,並不是很懂。相關翻譯的書籍也不多,真正理論的架構也是在80年代之後旅外學者紛紛歸國,才得以比較完備。而這忍不住讓我懷疑,尤其是對於台灣的存在主義文學討論的論文,很多都是前面引一大段「什麼是存在主義」的解釋,然後才談一下台灣誰寫了什麼跟存在主義有關的作品。如果台灣當時(或之後)的寫作存在主義作品的作家並沒有那麼了解存在主義,而寫這樣子的作品的話,那麼在文學史,要如何處理存在主義這一塊的文學?

  要先定義台灣存在主義文學的範疇,然後以某個框架去套作品旨義,只要符合框架的作品,就可以稱做存在主義文學?
還是說要直接的將當時寫作現代主義風格關於討論「人」的理智與衝突的,都叫做存在主義文學?以分期與『相關』文本來歸納出所謂的「台灣存在主義文學」呢?這我還得想想。


  五、 台灣主體性的建構

  以1947年前後的台灣文學論戰(新生報『橋』副刊上的本省外省作家論戰)來看,楊逵在<台灣文學答問>的說法以台灣為主體思考:「欲對台灣文學有所認識,愛深刻了解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生活、習慣、感情,而且愛參台灣民眾徛做夥,這就是需要「台灣文學」這個名字的理由。台灣文學參中國文學無從屬關係,亦無是對立的關係,伊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如果單以這點來寫台灣文學史,似乎就能避免掉政治上的對立所導致兩岸台灣文學史詮釋權的爭鬥。不過由於中國的霸權試圖奪取對於台灣文化文學上的主權,所以當台灣方面的學者也必須以比較政治趨向的論述方式(比如去中國化、強調一個不可被挑戰分割的『本土性』)來對抗中國方面的論述時,真正具有宏觀視野,可以與世界文學比肩並立的台灣文學史,可能就很難被寫出來。

  雖然我自己是激進派台獨主義者,不過我覺得如果能像趙老師(鄭清文也曾說過差不多的話,見<小國家大文學>一書)所說的,把餅做大,將絕對的文學性來擴充與充填台灣文學的區納量。比如以比較文學的角度,來進行文學史的思考(與中國文學、日本文學、殖民地文學相比),可能才能真正堅實台灣文學的基礎。這是我的想法。






圖為賴和


注:賴和-台灣文學大師-台灣新文學之父-台獨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