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22:10:59coolanews

乳房腫瘤微創手術治療、美觀不再二選一

〔記者林樂南市報導〕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醫師林佩怡指出,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並有逐年成長的趨勢,台灣好發年齡更比歐美國家提早十年,其中手術切除常讓病人擔心會導致「外觀上的缺損」,這種壓力甚至會影響治療意願,而乳房腫瘤微創手術治療,美觀不再是選項二選一。

林佩怡醫師舉案例指出,二十三歲的女子,意外在左乳房摸到突起的硬塊,因此來到奇美醫院門診求診,經過理學與超音波檢查,除在左乳房找到一顆約二點三公分大小的纖維腺瘤,也在右乳房發現兩顆一點五與二點一公分的乳突瘤及纖維囊腫,患者因擔心切除手術留下疤痕,因此選擇追蹤觀察。然而半年後的追蹤檢查發現左乳房的纖維腺瘤已從原本二點三公分長大成二點七公分,又因為有家族癌症病史,所以擔心到寢食難安,門診時接受林醫師建議,安排真空輔助、微創乳房腫瘤切除手術,只用兩個0點三公分的傷口,切除雙側乳房的三顆腫瘤。

另名四十一歲的女子,三個月前在右乳房摸到若有似無的硬塊,但不以為意,後來聽聞好友罹癌,因此也到奇美醫院門診求診,經過超音波、乳房攝影、核磁共振與切片檢查後,確定診斷為第二期管腔型乳癌。

評估腫瘤大小約三公分,切除範圍需五公分才能保留適當安全距離,降低復發風險。為此患者很苦惱,擔心乳房保留手術,會在乳房留下明顯凹陷影響美觀,但想到全乳房切除手術,年輕的她卻又捨不得。經過評估討論,進行內視鏡微創併整形式保留手術,用側胸自體脂肪皮瓣填補挖除腫瘤產生的凹陷。術後她對外觀很滿意,接著完成化療與放射線治療後,目前持續在門診服藥追蹤。

林佩怡醫師指出,其實在這個人化醫療興起的時代,乳房手術也可以依據病人不同的期待量身訂做,無論部分或全乳房切除都可以搭配不同的整形方式,盡力達成外觀上的自然,減少心理衝擊。針對良性傾向、但有疑慮的腫瘤與鈣化點,有時候醫師會建議手術切除,藉此取得足量檢體送病理化驗,增加診斷正確率,也避免日後癌化風險。傳統的手術方式,會直接在腫瘤正上方,劃一道約四公分的切口來取出腫瘤,手術不困難卻常留下明顯的疤痕。

而微創手術利用真空輔助抽吸裝置,可用較小約0點三公分的傷口,在超音波定位下,一次切除多顆腫瘤,除了疤痕不明顯,也因為減少了對周圍組織的傷害,而能降低疼痛、感染與乳房的變形。但操作此手術,醫師需在腦中將平面的影像定位,重組成立體成像,才能精準切除,因此技術上相對較為困難。

林佩怡醫師說,手術切除是治療局部腫瘤最重要的方式,隨著醫療進步研究發現,乳房保留手術(部份切除)合併放射線治療,治療效果與全乳房切除並無差別,如何選擇依腫瘤特性而異。

林佩怡醫師說,接受全乳房切除,可考慮選擇內視鏡微創手術,合併立即重建,放入矽膠義乳或皮瓣,達到隱藏疤痕與對稱美觀的效果。至於保留手術,傳統開刀方式會在腫瘤上方直接劃刀移除腫瘤,除了疤痕明顯,腫瘤較大時也容易產生凹陷與變形。而內視鏡微創合併整形式手術,則會根據病人不同的乳房狀況,設計不同的切口,如此可以更有效的移轉剩餘乳線與周邊組織來填補空洞。經過設計的手術除了可以藏疤,也較能讓乳房維持自然外觀,甚至可以同時處理乳暈過大或下垂等問題。醫師需在切除腫瘤時就同步思考重建方法,因此技巧上較具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