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 15:27:37coolanews

七旬男右腳急性上下肢缺血性壞死及時治療免截肢危機!

〔記者林樂南市報導〕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黃聖中說,急性上下肢缺血性壞死,不同於慢性肢體缺血性疾病,一旦發作,上下肢容易出現痛麻、摸不到脈搏、蒼白,甚至癱瘓等症狀,雖然不會造成立即生命危險,但若不緊急處理恐造成肢體細胞壞死,造成肢體失能、感染、敗血症等,嚴重可能要截肢,不可不慎。

  黃聖中醫師舉案例指出,一名七十歲宋姓阿公生活規律,過去有高血壓及冠狀動脈心臟病,一直在門診追蹤並且接受藥物治療。曾做過心導管支架手術,每日早晨都會至菜市場購買食材,但一一二年五月的某日早晨在逛菜市場的途中卻突然感覺右腳麻痛不已,且逐漸冰冷,以致無法走動,緊急送至奇美醫院急診室。

  經心電圖及電腦斷層檢查後診斷為心律不整合併右下肢急性血栓,因此宋姓阿公才會有右腳的疼痛症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聖中根據症狀及檢查報告,立即給予抗凝血劑治療並緊急啟動心導管做血栓抽吸術,合併放置動脈溶栓導管給予血栓溶解劑治療,因心臟血管內科醫療團隊及時的專業判斷與技術,病人右腳血流恢復良好無明顯併發症,術後改以口服抗凝血劑治療,持續於心臟血管內科門診追蹤。

  黃聖中醫師指出,急性上下肢缺血壞死常見成因有兩種,第一種常見於心律不整病人因心房顫動產生的栓子流出導致血管阻塞,此種狀況也常造成腦中風或腸中風,而下肢缺血壞死也可稱做腳中風;另一種是上下肢血管裡的斑塊破裂造成血小板凝集而阻塞血管,此成因類似於急性心肌梗塞。正常的人體其實有一定的血栓溶解因子,能在人體內達成凝血與抗凝血平衡,不會在體內形成血栓或栓子,但在此兩種狀況下,身體無法溶解大量的血塊導致血流阻塞,而產生急性症狀。

  黃聖中醫師解釋,通常臨床上的神經學檢查會幫助臨床醫師決定後續的處理流程,在還有知覺及痛麻的情形下應儘早施行血管打通手術,可考慮以微創的導管處理(心導管)或是外科繞道手術。使用心導管方式將血管打通並直接以導管抽吸血栓後,滴入血栓溶解藥物,若血管嚴重狹窄或鈣化,就需搭配支架將血管撐開,由於心導管為微創手術,除了傷口小、疼痛少、恢復快外,因是局部麻醉,也能夠盡快做處理,不須等待繁瑣的麻醉時間;而外科手術則是利用動脈內膜剝離術或血管繞道手術等,將血塊直接拉出或另外嫁接一條新的血管,讓血流繞過阻塞的部位。

黃聖中醫師提醒,但當肢體缺氧時間過長已無知覺或神經壞死,冒然的打通血管反而有可能造成再通暢危害,讓大量的壞死細胞會從患肢回流到全身,可能造成高血鉀、橫紋肌溶解併急性腎衰竭或死亡等等併發症,此時可能就無法給予直接血管疏通或是重建手術,只能走上截肢一途。

打通後的血管需觀察是否回復正常血液循環,也需觀察是否再次發生阻塞以及其他併發症等。後續長期的藥物治療是控制心律不整的抗凝血劑,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如血壓、血糖、血脂肪控制及戒菸等,以及抗血小板藥物等使用。一個完整的治療也包含許多科別團隊成員合作,如急診的早期診斷,聯絡心臟血管內科或外科的處理,以及後續的復健和傷口照護等皆是不可或缺的。

黃聖中醫師表示,一旦發生肢體的功能喪失或截肢對病人未來的生活必定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家庭及造成整個醫療經濟負擔,所以平常的追蹤保養相當重要,早期的診斷及介入治療更是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