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出現癡呆、尿失禁、走不穩可能罹患「水腦症」!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一名七十五歲陳伯伯,最近幾個月來有些舉步維艱,走起來也是搖搖晃晃,時常跌倒,反應也變得遲鈍,不時忘東忘西,近期還常不經意地尿溼褲子,經送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進行檢查,診斷為「水腦症」,在住院接受腦室腹膜腔引流手術後,步態明顯變穩,意識清楚,大小便也控制良好而順利出院。
高榮南院神經外科醫師陳映佐表示,水腦症意指腦脊髓液不正常地蓄積在腦部。一個成人每天大約產生四百五十毫升的腦脊髓液,而其中大部分是由腦室中的脈絡膜所製造,經腦室流動循環,圍繞在大腦和脊髓的表面,再經吸收回到靜脈系統。而當腦脊髓液產生過多、腦脊髓液吸收太少或者循環流動受阻時,便有可能造成水腦症。
水腦症依照腦脊髓液流通的狀態可分為二類,一是阻塞性水腦症(非交通性):成因為腦脊髓液流動的通道受阻,有可能是先天性大腦導水管狹窄、後天因腫瘤或出血原因造成的腦室壓迫等而產生;另一類是交通性水腦症:可能因某些腫瘤使腦脊髓液分泌過多,或因出血、外傷、感染、老化等因素使吸收速度變慢造成。假如發生是阻塞性或突然出血的水腦症而不處理,腦脊髓液會堆積在腦部,如此極有可能引起腦部的傷害甚至造成死亡。
陳映佐醫師說,急性水腦症常見的症狀為顱內壓升高的表現,包括頭痛、嘔吐、視力模糊、意識混亂甚至昏迷等;慢性水腦症臨床上的表現則可能像老年癡呆、記憶衰退、步態不穩、小便失禁等。診斷上主要依據臨床症狀以及影像學(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表現,其他輔助性的檢查包括腰椎穿刺、核醫檢查等。
陳映佐醫師說,水腦症治療上以外科手術為主,仍需考量疾病的成因,例如水腦症若為腫瘤阻塞造成,先考慮將腫瘤切除使腦脊髓液恢復正常流動便可改善,若無法去除病灶或為常壓性的水腦,則可做引流手術將腦脊髓液分流到身體的其他空間(如腹腔、肋膜腔、心房,目前多以腹腔為主)來吸收。而引流系統的壓力選定,會因個別的情況有所不同,當引流系統發生故障、感染時,便需要更換。除此之外,內視鏡腦室造口術亦可應用於某些阻塞性水腦症。
陳映佐醫師呼籲,水腦症因無法預防,若平時能夠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少喝酒,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控制到最佳狀態,若早期診斷並找出引起水腦症的原因,早期進行治療,將使病人有較好的預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