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4 22:15:24coolanews

選舉愈來愈熱小心選舉起肖症候群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一名柯姓男子對政治很熱衷,他有輕度躁鬱症,平日規律服藥情緒控制尚穩定,但隨著投票日逼近,剛開始有焦躁、易怒、失眠等症狀,後來甚至出現精神異常、情緒激動、迫害妄想、整天漫罵,因攻擊路人而被警察強制住院治療,這都是因為選舉因素造成病情惡化的案例。

安南醫院精神科王文隆醫師另舉案例說,張小姐是個理想主義者,平日正常工作及生活,但每逢選舉來臨,便將遠大的理想寄託於自己鍾情的候選人,到處拉票,一遇到不同意見者就開始爭吵起來,甚至不惜跟要好的同事、朋友翻臉,且個人出現頭痛、暈眩、倦怠、厭食,家人十分擔心下陪同至精神科就醫。這都是因為選舉因素造成病情惡化的案例。

選舉本來是一件民主國家的常態活動,但台灣因為歷史及環境等因素形成目前政治版圖藍綠白對立明顯,且有親中、親美、親日及南向、西向、北向等路線之爭,每個人對政治的要求及理想期待差異甚大,所以很擔憂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落選,這樣的熱情與焦慮亦會透過新聞、政論節目等傳播媒體而升溫,甚至在選舉造勢等高情緒張力的場合中被放大,出現生理與心理不適。

隨著選舉的日子進入倒數,候選人更加努力衝刺各種競選活動,有些民眾因太過投入選情,造成頭疼、緊張、煩躁、食慾不振、連睡眠也受影響,而有「選舉症候群」。

王文隆醫師說「選舉症候群」並非正式醫學名詞,是用來描繪對選舉事件調適失衡的現象,病名像「適應障礙症候群」,症狀包括選前及選後出現的種種身體、精神症狀及適應不良等情形。「症候群」的意思是由某項原因所引起的多重症狀表現及心理或社會現象。如:創傷症候群、選舉症候群。關心國事固是好事,但對選舉過度熱衷,會對人的情緒造成波動,產生不少身心症狀,精神疾患的病人,更可能會受影響而造成復發,變成嚴重的「選舉起肖症候群」!

為避免因選舉症候群影響自身的日常生活,王文隆醫師建議可依照下列方式調整情緒:一、轉換想法。學著理性分析,若與自己理念不和,可以轉換想法,如選舉一定有贏有輸,可以給別人有機會做看看,換個角度嘗試接受,情緒就能因此緩和。二、尋找一些管道宣洩情緒壓力。可從事唱歌、打球、看電影等休閒活動來紓壓,假日多安排戶外踏青,藉由多重管道出口宣洩多餘的負面壓力。三、均衡飲食。補充各類營養包含維生素與礦物質,有助於提升身體的正能量以因應壓力。四、增加不同視野。多看看不同的時事及其他議題,別只專注在某一候選人的一句話。多瀏覽不同角度的意見與平衡報導,在資訊來源的選擇上或可選擇較客觀的傳媒及專業人士進行閱聽。

五、適當求助。對於無法調適的情緒,可選擇親友陪伴、關懷、支持。關心選情、熱情投入之餘,別忘了時時要關心自己身體的健康,參加活動,要量力而為,若有任何不適的情況發生,或症狀持續出現時,就該儘早就醫。六、建立健康的心態及認知。民主的價值就是學會彼此尊重與透過選舉表達民意,有競爭才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