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2 22:55:13coolanews

中醫針灸治療不孕症有療效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中醫講究每個人的獨特性,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客製化的治療,而針灸治療不孕症的療效相當顯著,郭綜合醫院中醫科顏士展醫師指出,據美國研究約有三分之一的不孕症患者會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台灣約有一成五的夫婦,約有三十至三十五萬對夫婦,飽受不孕症之苦,透過中醫針灸治療,可幫助患者成功做人。

  顏士展醫師分享中醫治療案例指出,一名三十二歲小姐,經西醫診斷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月經常不規則,求診中醫前已半年月經未至。中西醫搭配治療的情形現今已相當普及,不孕症患者皆建議配合西醫的詳細檢查,如血液檢驗、超音波檢查,更進一步如子宮鏡、輸卵管鏡,正確的診斷才有適合的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以中醫角度而言,常是痰濕加上腎虛的體質,患者表現為排卵異常、胰島素阻抗、雄性素過多。

  顏士展醫師說,「痰濕」在中醫所說的痰,並不是平常理解的呼吸道中的痰,而是全身無法正常代謝的水液,患者常舌苔厚膩,身體重、懶懶的,甚者有水腫的情形。中醫針灸有「通」的效果,治療痰濕就好比清水溝,需要通暢身體裡的不正常水液,選穴常用豐隆穴祛痰除溼。

  腎虛體質在不孕症女性亦相當常見,中醫的腎不等於西醫的腎,中醫的腎包含有內分泌如腎上腺的系統、泌尿系統、全身的骨骼等,腎虛的症狀常見腰膝痠軟、性慾低下等,選穴常用腎關穴,可大補腎氣腎陽,治一切腎虧之病。該患者在接受每周兩次規則的針灸治療後,已能每月準時來月經,一年後順利懷孕生下健康的女嬰。

  另名二十八歲小姐,是一名壓力大的職業婦女,前胎自發性小產,來接受產後調理,產後調理結束後,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每周一次針灸治療,患者健康狀況良好,但對自我壓力大,故選用疏肝解鬱之穴位。小產後須坐月子調養如正產,才能維持健康的身體。研究也指出,不孕症患者女性約有五十七%會認為,這是她們一生中遭遇最不幸的事,而男性僅有十二%。針對壓力大的女性,中醫稱之為肝氣鬱結,治療需疏肝、柔肝,代表選穴為太衝穴,患者在接受針灸治療三個月後,順利懷孕產下健康男嬰。

  還有一位三十六歲婦女,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史,因腰酸背痛及失眠來中醫部求診,四診望聞問切合參後發現,血虛血瘀的體質相當明顯,於是給予活血化瘀之針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是較為複雜的病症,患者常是血瘀的體質,患者又因長期睡眠不足造成血虛,故有月經量少及血塊多的表現。除此之外,患者腰痠背痛且有骨盆歪斜的問題,也需要正骨調整,針對瘀症的患者可選用委中穴青筋放血治療,少量的點刺出血即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患者在接受治療半年後順利懷孕。

  顏士展醫師說,現今針灸治療不孕症多為輔助人工生殖的研究,在二0一五年發表的一篇系統性回顧及統合性分析研究發現,當在濾泡期加上胚胎植入前後二十五分鐘針灸,可顯著增加懷孕率;此外,胚胎植入後加上著床期針灸亦可顯著增加懷孕率,接受人工生殖的病友在在卵巢接受刺激時針灸可有良好的療效,且簡便無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