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4 21:16:08coolanews

絕對不要用類固醇!?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當皮膚科醫師處方外用類固醇藥膏時,常讓患者因其副作用的印象深植人心而擔心這個藥,有的病人就會要求醫生不要開立類固醇,最終演變成「類固醇恐懼症」,成大醫院皮膚部劉承翰醫師表示,擔心副作用而不使用類固醇是因噎廢食,重點是如何適時且適量使用,而不要自己隨便購買使用。

 劉承翰醫師指出,類固醇於一九五0年代發現後,廣泛使用在氣喘、皮膚病、類風溼性關節炎、腎病等的治療,因為使用太過廣泛、成效太好,而被不肖商人利用,在部分藥品及保養品中偷偷添加不當劑量的類固醇,盲目加量、濫用,雖然變得有效,但相對帶來的副作用就無法控制及想像。

 劉承翰醫師表示,大部分皮膚病病灶如濕疹、扁平苔癬、乾癬、白斑等,都可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而皮膚科醫師在使用外用類固醇時,會根據其令血管收縮的程度來定其強度,血管收縮越厲害的其效價就越強,而據此分為七級,第一級是最強的。至於該選擇哪一種強度的藥膏,需考慮二大因素:疾病本身的嚴重程度與其發生部位。

 在疾病的嚴重程度上,像慢性濕疹、扁平苔癬、乾癬、汗皰疹等常需使用效價較強的藥膏,而一般溼疹等通常以中效的類固醇控制即可。

 在病灶部位上,要考慮藥物穿透皮膚的能力,這取決於皮膚角質層的厚度,越厚的藥膏穿透能力愈差,就選用第一、二級效價的類固醇,反之則選用較低效價的。像手掌、腳掌與頭皮等部位,可以選用第一或第二級的類固醇;臉部、腋下、胯下等處的角質層最薄,應選用較弱效價的藥膏,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如微血管擴張、皮膚萎縮,或是毛囊炎等。

 劉承翰醫師表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使用類固醇的最佳寫照,重點在於如何配合醫師的處方,適時、適量使用,以獲得最佳的療效,並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