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睡是嬰兒猝死症候群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嬰兒猝死症候群,既稱為「猝死」,即表示為無預期性的突發死亡,無預期性的定義為即使仔細的詢問病史,詳細的執行事發現場的偵測,與事後的屍體解剖,也找不到真正的致死的原因,尤其必須排除兒虐、致死性疾病、藥物使用、意外、罕見先天性疾病等等,而趴睡是嬰兒猝死症候群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小兒加護病房醫師洪崇家指出,此症大多發生在未滿周歲的孩子,故稱之為「嬰兒猝死症候群」,尤其是以二到六個月這段時期最為常見;嬰兒猝死症候群較常發生在冬季,另外,也常發生在睡眠中,尤其是夜間的睡眠。
洪崇家醫師表示,趴睡是嬰兒猝死症候群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趴睡與嬰兒猝死的相關原因不明,最有可能的解釋是人的呼吸中樞,會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產生反應而讓人驚醒或是深呼吸,但是嬰兒神經反應不佳,故容易在睡夢中因窒息導致死亡;此外,家族中若有曾經發生過嬰兒猝死的案例,則再發生的機率也會升高。
引發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因素分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又包含三大類:基因方面(男嬰、黑人、美國原住民),發展方面(早產兒)與環境方面(出生前後接觸香煙,父母親有吸菸、喝酒或藥物使用,社經地位較低);外在因素包含側睡或趴睡,使用軟質的床,與其他人共用床鋪,或是感染。
對於降低嬰兒猝死症候群,美國兒科醫學會有以下建議:一、嬰兒必須仰睡,側睡的安全性不如仰睡。二、床鋪表面必須堅實:睡眠中嬰兒的旁邊不應有枕頭、被褥、蓋被等軟的物件,嬰兒床應堅硬並蓋以被單。三、不要讓嬰兒接觸鬆軟的物件與寢具:嬰兒床鋪周遭不要有枕頭、被褥、蓋被、羊毛製品、填充玩具與其他鬆軟物件,如果有軟墊,應為硬、薄且固定良好,不可做成枕頭形狀。如果要使用毛毯,可將嬰兒裹至胸部,以避免遮住嬰兒的臉部。
四、懷孕時不可抽煙,也不應讓嬰兒吸到二手煙。五、嬰兒不可與他人同睡,但睡床應在父母附近。六、可考慮在睡眠時使用奶嘴:最近研究有證據顯示使用奶嘴可降低嬰兒猝死發生率,而奶嘴造成哺育母乳困難或導致牙齒併發症的說法則無明顯證據支持,所以建議可使用奶嘴,但如果嬰兒不想含住奶嘴,不應強迫之,也不必在嬰兒睡著後將掉下的奶嘴重新插入口中,奶嘴不可塗上任何甜味,必須常常清洗並規則地替換,哺育母乳的嬰兒建議於一個月已經建立母乳哺育習慣後再使用奶嘴。
七、避免環境過熱。八、避免使用市面上宣稱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的用具,因為它們都沒有經過實效的驗證。九、避免使用家用心律呼吸監視器,這種器具對於監視極度心肺不穩嬰兒有所助益,但並無證據顯示可以降低嬰兒猝死發生率。十、避免固定睡姿導致頭部後側局部扁平。十一、持續推行仰睡運動並推動民眾教育,讓保母、祖父母等照顧者均獲知相關訊息,醫護專業人員應在嬰兒出院前告知家屬這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