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農文學特展
【記者林孟翰/南市報導】國立台灣文學館「山海地土的靈魂.勞農文學特展」昨開展,展出多項珍貴文物,有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為農民發聲的〈流離曲〉、一九三二年僅存的楊逵小說作品《新聞配達夫》(《送報伕》)剪報、顏水龍手繪製紙圖等文物,彰顯出勞農文學的時代背景及文學心靈,高雄市政府勞工局所屬的勞工博物館代表蔡明傑課長,及此次出借相當多珍貴史料的莊明正先生都蒞臨參觀展出。
台文館館長翁誌聰表示,土地是一個很大的養分,透過作家書寫,留下很多感人的文章,「勞農文學」描繪邊緣人們勞動生活情景,是台灣文學具有特色的意象。這次展覽DM也特別採用快報形式呈現,展覽中也陳設了很多的裝置及互動設計,好讓民眾更貼近勞動者與農民的生活,同時也感謝各方資源,讓展出的文物相當有看頭。
從台南市文賢國中退休的莊明正老師,此次提供了相當多的文化協會時代的文物,因為 他的父親莊松林當年即是文化協會的重要成員,他表示能有機會提供這些文物展出,讓大家對過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感到十分的開心。
台文館指出,此次特展以勞動為主題,以勞農文學為核心,在入口處即有一個用鐵製作成的拳頭,作為勞動的精神意象,拳頭有勞動者爭取的意味,也有堅毅的精神,整個展覽共分為「無米樂唱謝天」「爭口飯求生存」、「為尊嚴擊響鼓」、「破天際探天光」等五個展區。
展覽以作家陳秀喜的詩〈台灣〉做為入口意象,詩中謳歌美麗的台灣像是母親永恆的懷抱,佐以獵人作家亞榮隆‧撒可努的勞動工具、原住民作家高一生的遺書,另外展出作家鍾理和、鍾鐵民、楊逵、賴和、洪醒夫、肇肇政及吳晟等人的手稿,搭配多媒體的互動裝置,引領觀眾體會來自土地的文學觀。
此次展覽還有多項展品值得一看,排灣族作家亞勞隆•撒可努近年紅到美國,描寫獵人文化的作品《山地飛鼠》被哈佛等名校列為指定讀物,展場中可見他多件勞動工具,山斧、山刀、織品等;工藝家顏水龍於一九四0年代親手繪製的製紙圖、楊逵《新聞配達夫》僅存的原稿、賴和的詩〈流離曲〉手稿,描寫殖民統治下的農民失去土地的心情,都是難得展出的文物。
展區中並有多項互動遊戲,將增加參觀樂趣,「爭口飯求生存」的展區現場有一根扁擔,挑起扁擔後竹簍上方會出現:剝削、不平、權力等字眼;展場最後的「未竟:勞動是生命的表情」展區,有一個「勞動人生」的互動遊戲,民眾可以自行選擇喜愛的地點和職業,最後會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並出現相對應的文學作品,都是不可錯過的互動展示。
農人的鐵鍬與農田,猶之於作家與稿紙,展場中特別設計楊逵拿鐵鍬耕種及跑步的剪影,結合文學與勞動者的形像。楊逵曾經如此回答是否還在寫詩的提問:「天天在寫,不過,現在用的不是筆紙,是用鐵鍬寫在大地上。」
「山海地土的靈魂─勞農文學特展」將台灣文學中經常出現彎腰低身的勞動者形象化為展覽,也展出描繪勞工與農民的身體及心靈,及其遭受剝奪迫害時發出的吶喊的文學作品自2015年1月23日起,至6月24日止,展出地點在台灣文學館1樓展覽室B。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下一篇:台灣頂級工藝特展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