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4 21:57:12coolanews

遠離藥害從瞭解藥品副作用開始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藥物是疾病治療的一項重要武器,然而因為藥品特性、病患體質及病情差異,即使在合理用藥情況下,病患仍可能發生無法預期的藥物反應,甚至導致傷害。如何避免傷害的發生,則要從建立正確的用藥認識開始。
  成大醫院藥劑部教學負責人李惠娟說,一般而言,民眾對藥品不良作用的反應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對藥品標示的副作用有過度的反應,常常領了藥而不敢服用,一旦產生藥袋上標示的類似症狀就焦慮的自行停藥,反覆就醫。第二類則是對藥物的使用安全毫不在意,往往已經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反應還毫無警覺。
  依據藥害救濟統計資料顯示,歷年藥害救濟給付案的前五大藥物不良反應,以發生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包括:史蒂文強森氏症/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等)及藥物敏感症候群為主;此類嚴重反應的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有喉嚨疼痛伴隨發燒、口腔或黏膜潰爛、皮膚紅疹、丘疹、廣泛性表皮脫落、眼睛癢、水泡、出血、黃疸、腹痛等,如果民眾用藥後產生上述癥兆,應儘速就醫處置。
  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其實是病患和醫療人員都非常不樂見的,但因體質差異和發現時機的早晚,後續癒後狀況差異也很大。而病患往往會直接歸咎於藥品的使用不當,質疑醫師的專業能力,造成醫病關係的緊張。
  藥害救濟制度成立的宗旨就是希望在無人為過失下,對於因正當使用合法藥物而受藥害者,給予及時的救濟,以免去曠日廢時的醫療訴訟一途。但並不是所有使用藥品後產生的不良反應,都可以申請藥害救濟補助的,以一0二年申請的二五七件個案為例,經審議符合給付案例共一五一件(五十八點七%)。不予救濟的理由主要有:反應與藥物的使用無關、常見且可預期的不良反應、未依藥物許可適應症使用等。此外,須注意的是藥害救濟申請限由受害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繼承人)提出申請,審議時程則依個案病情的複雜程度,從受理申請到通知結果,一般約需費時一六0~一八0天不等。
  每個藥品都可能產生不良反應,那該如何預防、避免或及早發現呢?除了告知醫師自己的過敏史外,成大醫院藥品諮詢窗口提供「藥物過敏紀錄卡」服務,可以幫民眾查詢及填寫過敏紀錄,希望民眾就醫時能主動出示自己的過敏卡,避免再次使用到過敏藥物,確保用藥安全。
  李惠娟說,民眾該如何獲取藥品不良反應資訊呢?其實在藥袋均有標示藥品使用的注意事項、警語及常見副作用,民眾也可以從藥劑部網頁查詢到藥品資訊,又或者也可以撥打藥物諮詢專線或直接在藥物諮詢窗口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