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2 21:27:49coolanews

食品安全停、看、聽,吃得健康又安心!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包裝食品在我們日常飲食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食品型態愈呈多樣化的今日,「食品標示」已成為消費者選購食品的重要指標。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食品之容器或外包裝,應以中文及通用符號,明顯標示下列事項(如附件):一、品名。二、內容物名稱(成分);其為二種以上混合物時,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分別標示之。三、淨重。四、食品添加物名稱;混合二種以上食品添加物,以功能性命名者,應分別標明添加物名稱。五、製造廠商或國內負責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六、原產地(國)。七、有效日期。八、營養標示。九、含基因改 造食品原料。十、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事項。消費者慎選食品停、看、聽,睜大眼睛仔細挑,吃得健康又安心! 

常在商店或賣場選購市售的點心或零食等成品,它們種類繁多,極具誘惑力,又隨手可得,請先看清楚食品包裝上的各類標示,有所選擇後,再讓它們進入你的五臟 廟,如此才能既享受又安心。另屬於冷凍或冷藏食品應另加標保存方法及條件(如須冷凍或需冷藏),屬需加熱調理始得供食者,還需標示「加熱調理條件」。此外,吃素民眾在挑選素食食品時,可透過產品外包裝上標示「全素或純素」、「蛋素」、「奶素」、「奶蛋素」或「植物五辛素」等5種字樣來選購合適的產品,僅標示「素食可食」的產品非正確的標示方式。在採購前詳細閱讀食品標示,可提供您最前線的飲食保障。

網路販售的瘦身減肥商品廣告,多為誇大不實的食品。於食品中若標榜吃了可以立即瘦身、保證減重、燃燒脂肪等效能,也都屬於誇大不實食品廣告。另食品業者為吸引消費者注意,常「以假亂真」提供誇張或不實宣稱字眼達到「吸晴」目的,甚至為了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更以「降血脂、解肝毒、提升免疫力、降低血糖、預防高血壓」等誤導消費者信以為一般食品具醫療效能。

如何區分「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健康食品」係依健康食品管理法,由業者提供產品安全性及功效性試験等科學性報告,經審核通過始核發健康食品字號,並得使用健康食品標準圖樣,因此消費者於選購健康食品前務必『停』-「冷靜思考是否確實有需要及對健康是否有幫助」,並且仔細『看』-閱讀包裝上之「標章及核准字號」、「警語」、「注意事項」、「建議攝取量」及該產品「保健功效」之實質意涵,食用前請務必『聽』-請教「醫師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之建議,才能正確選購食用真正對自身狀況有助益的健康食品。同時,食品非藥品,身體有任何不良狀況仍應循正常醫療管道診治,切勿自行食用誇大功效或療效產品,以免花錢又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