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0 20:18:29coolanews

出國旅遊要小心的流行病

〔記者張雅菁南市報導〕成大醫院家醫部李芷婷醫師說,在國際旅遊裡,造成最多死亡的傳染性疾病是瘧疾,瘧疾這一古老存在的疾病,一直具有不可輕忽之潛在生命威脅的傳染病,雖然台灣自一九六五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列為瘧疾根除地區,然而每年仍有約二十幾例的境外移入個案,主要來源為非洲與東南亞,且多因公務、經商工作而暴露感染。
 李芷婷醫師指出,瘧疾是因為感染瘧原蟲而引發的疾病,透過病媒蚊叮咬來傳播,全世界已知瘧原蟲種類超過一百種,其中四種發生於人身上,分別為惡性瘧、間日瘧、三日瘧和卵形瘧,感染瘧疾之患者,早期常呈現與感冒難以區分的非特異症狀,例如:發燒、寒顫、頭痛、肌肉無力、疲倦等等,後續可能再出現噁心、嘔吐、咳嗽、腹瀉等腸胃道症狀,若感染的是惡性瘧,可能迅速進展為瘧疾重症,併發急性腎衰竭、癲癇、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不可不慎。
  因此切記,一旦進入瘧疾流行區,有被瘧蚊叮咬之機會,就會有感染瘧疾的可能性,強烈建議所有旅客,在行前,請諮詢專業旅遊門診,掌握最新旅遊醫訊,準備預防用藥,避免帶回不想要的病菌。若由瘧疾流行區回來,特別是三個月內(甚至一年內),若有感冒症狀,都應立即就醫告訴醫師曾至瘧疾流行區,已獲得最快速正確的治療。
  此外,伊波拉病毒,號稱為新世紀的黑死病,自二0一三年十二月開始陸續於西非造成疫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此波疫情,已經造成至少上千人死亡,並有數名醫護人員因參與照護而遭感染過世,此波疫情似乎尚未獲得控制。伊波拉病毒之傳播,主要是透過接觸傳染,舉凡破損的皮膚或黏膜,直接接觸到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體液(包含嘔吐物、尿液、糞便、精液等),或是間接接觸到被感染者體意污染的環境而感染,且患者過世後遺體仍具感染力,其潛伏期約二至二十一天,其初期症狀為突然出現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目前尚無確切特效藥可供治療,多為支持型療法控制穩定病情。
  李芷婷醫師強調,雖然目前相關疫情仍侷限於西非,然而,對於可能致非洲旅行之國人,仍需提醒若非必要請避免前往西非疫區,若不得以需前往,請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動物,食用肉類前應煮熟;不到醫院探視或接觸病人;若自覺身體不適有發燒、倦怠、冷顫、肌肉痛或胃腸不適,請馬上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