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8 22:07:26coolanews
3D電腦輔助手術於口腔顎面外科之應用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口腔顎面外科是為處理頭頸顏面部分手術的一個次專科,此區域複雜之解剖構造及對顏面部位最重要的美觀要求,相對於一個口腔顎面外科醫師來說,努力完成手術以治療疾病或達成病患對於外觀之要求,是非常重要的,3D電腦輔助手術應用於口腔顎面外科,可增加手術正確性以及減少手術時間,讓效果更好。
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醫師陳仲指出,要達成這些目標,除了醫生的知識之外,也需要各式各樣的輔助工具,以協助醫師診斷及制定治療計畫,其中X光片之影像在這些輔助工具之中,佔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近年來日益普及的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影像,在日益精進的儀器進展之下,相較於平面影像,可以提供給醫生更精準的影像及更細微之解剖構造,並拜現今一日千里之電腦科技之賜,利用影像處理軟體,可以將平面之影像組合成立體之影像,讓醫生不用透過想像,直接就可看到病患患部之立體解剖構造,對於診斷以及制定治療計畫,實在是有非常大的幫助,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廠商競相投入3D電腦輔助手術此一領域,也越來越多台灣醫師發表使用此技術之成果。
事實上,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於一九九0年代至今,便長期與成大工學院機械系虛擬實境實驗室合作進行電腦輔助手術模擬之研究。而所謂電腦輔助手術模擬即是利用來自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重組之三維立體影像,在電腦軟體之幫助之下,依照所訂定之治療計畫於電腦中進行虛擬手術,以預知可能之手術結果,借此得知手術計畫是否正確或需要再調整,提高手術計畫正確性並改善手術結果,並可依此模擬結果,於電腦中設計各種手術輔具,再利用最先進之立體列印技術,將此輔具製作成實體,實際應用於手術,增加手術正確性以及減少手術時間。
陳仲醫師說,成大醫院在此領域已有卓著成果;自一九九八年開始即已進行以3D列印產出經電腦模擬後實體模型,進行組織重建的臨床應用,主要應用於頭頸部腫瘤切除後及顏面骨骨折之重建,使病患能於重建後,恢復到與術前差異不大的外觀,至今年為止已操作約四百八十例。自二00六年,將研發多年的導航式正顎手術計劃軟體進行實際臨床運用,以矯正顏面部不對稱之病患,改善傳統以平面影像進行手術計畫無法準確評估顏面不對稱的缺點,可將顏面不對稱量化,制定出之將不對稱之情形減至最低之手術計畫,使病患可於手術後,有一人人稱羨,不再嘴歪臉斜的外觀;至今也實施約一0八例,成果也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
因應國人對於牙齒功能與美觀的要求日趨嚴格,人工植牙已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缺牙重建方法,因此醫療團隊也早於二00八年便開始研發電腦模擬植牙手術計劃與立體列印數位手術導引板,以電腦軟體於手術前便可得知神經或血管等解剖構造,精準計畫植體種植位置,再以此位置於電腦中設計手術導引板,立體列印輸出運用於手術,便可以電腦計劃之位置精準的轉移至口內,將植體種植在最適合的位置,至今也實行約五十六例。
陳仲醫師強調,成大團隊長期投入電腦模擬手術的應用超過十五年,累積大量的病例與手術經驗,臨床醫師與電腦工程師默契十足,溝通無礙,彼此密切的合作以達到最優良的治療成果,造福所有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