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5 20:20:50coolanews
中風病人急性後期轉住院持續復健計畫提供患者新選擇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中風病人在半年的「復建黃金期」,如能持續有效進行復建,將有機會可藉由家人些許的協助或是輔具的使用,甚至不用他人協助,就可以回到社區,回復到正常的日常生活,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陳輝宇指出,健保署「中風病人急性後期轉住院持續復健計畫」,將可提供患者出院後持續復健新選擇。
陳輝宇治療師舉案例說明指出,一名六十六歲的李先生,在一個月前發生急性腦中風伴隨左側肢體無力。經過兩週的住院治療,左側的上肢已經出現部分主動動作,在職能治療師監督下,可以進行部分功能性活動。而站立與行走的動作在病人的積極配合與物理治療師的耐心指導下,也獲得顯著的進步,可以拿著拐杖在物理治療師的監督指導下,沿著治療室內通道獨立行走。
因病人復原狀況良好,醫師也評估李先生未來只需要透過持續密集的復健治療,藉由家人些許的協助或是輔具的使用,就可以回到社區,回復到正常的日常生活,因此建議李先生可以出院。但患者出院後將面臨如何有效持續復建及相關照顧人力、物力及財力不足的困擾。
健保署在一0二年底提出『全民健康保險提昇急性後期照護品質試辦計畫』,選擇急性腦血管疾病(CVD)優先試辦,希望能讓腦中風病人在急性期過後的失能問題,能及早恢復,並降低長期失能風險,減輕健保醫療、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陳輝宇治療師說,奇美醫學中心與台南地區六家區域及地區醫院合作,組成跨院際整合醫院團隊,奇美擔任主責醫院,負責中風病人急性照護,且針對個案功能進行評估,聯繫及整合服務團隊共同擬定出院準備計畫。此外,由台南新樓醫院、麻豆新樓醫院、郭綜合醫院、仁村醫院、永和醫院及晉生醫院等六家醫院擔任承作醫院,共同負責中風病人轉出後的急性後期照護相關事宜。
透過合作模式,建立垂直整合急性期、急性後期、慢性期的轉銜系統,落實病人照護的連續性,有效恢復病患功能或減輕失能的程度。
奇美醫學中心透過對病人功能狀態的完整評估,再決定是否轉至承作醫院進行進一步的復健治療計畫。評估的內容包括:整體功能狀態、基本日常生活功能、吞嚥與進食功能、營養評估、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姿勢控制與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與整體行動功能、心肺耐力、感覺功能、認知與知覺功能、職能表現與重返社會能力評估、語言功能評估等共十三項。
病人經過完整評估後,輕度至中重度功能障礙,被認定為具積極復健潛能者,即建議轉至承作醫院,進行為期六週至十二週的住院復健治療,透過積極住院復健治療,促成輕度失能病人達到最佳恢復狀態,而中度失能病人減少併發症的發生,讓這兩類病人都能減少生活上依賴他人的程度。
因為急性後期照護計畫的推動,案例中的李先生有機會選擇轉入晉生醫院進行住院復健治療,於住院期間接受復健治療團隊完整功能評估,並擬定符合需求的治療計畫,每天執行最多五次的高強度復健治療,並提供完善出院準備計畫積極協助出院返家。
透過醫療團隊的努力及病人與家屬積極地參與配合,李先生復原狀況良好,已可安全地行走,未來應該可以順利返家,將不需要依賴他人的照顧,獨立而有尊嚴地生活。
下一篇:成大醫院藝術櫥窗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