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1 20:40:06coolanews
罕見的不定時炸彈「胃腸道基質瘤」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五十六歲的謝先生,自覺左上腹不適至郭綜合醫院就醫,檢查發現胃體部近賁門處有一約十二公分大之胃腸道基質瘤,且已壓迫脾臟,同時發現肝臟有三顆各約一公分大之小腫瘤,經胃之袖狀切除術併脾臟切除及肝臟小腫瘤切除後,目前使用標靶藥物穩定控制病情。
外科醫師盧乃寬指出,胃腸道基質瘤,是一種發生在胃腸道的罕見腫瘤,發生率約每年每一百萬人約十至二十人得病,台灣每年新增病例約三百人。胃腸道基質瘤以往被歸類為胃腸道之軟組織肉瘤,但近年來認為胃腸道基質瘤,實際上應起源於胃腸道Cajal氏間質細胞,其為一種胃腸道蠕動的節律器。若Cajal氏間質細胞之c.KIT基因產生突變,它將進一步導致此細胞的過度增生,進而造成胃腸道基質瘤的發生。
胃腸道基質瘤可能發生在胃腸道的任何一處,以胃部最常見約占六十至七十%。其常見症狀為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適,腹痛,胃腸道阻塞等,但約二十0%的患者是無症狀的。最新的全球醫界共識認為,沒有所謂良性的胃腸道基質瘤,所有的胃腸道基質瘤都應視為「惡性腫瘤」。胃腸道基質瘤無標準分期法,完全以腫瘤大小和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數,來做為評估復發危險性的標準。以上述病例為例,其腫瘤大於十公分且有絲分裂數大於5/50HPF,屬於復發之高度危險性。
胃腸道基質瘤的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為主,手術原則為完整地將腫瘤切除,通常不需要做淋巴廓清,但若已經嚴重擴散至鄰近組織器官或轉移至遠端器官,而無法用手術完全切除,在這種情況下,手術僅能緩解腫瘤所帶來的症狀。對於復發、轉移或無法切除乾淨或完全無法切除之胃腸道基質瘤,標靶藥物治療提供第二種治療方式。
所謂標靶治療是運用藥物(小分子、抗體、化學或蛋白質藥物等)能和腫瘤特異表現的標的結合,進而阻斷腫瘤的生長或存活。
臨床試驗指出,大於三公分之胃腸道基質瘤術後輔助標靶藥物治療,可使一年內復發率由十七%降至二%,二年內復發率亦由二十五%降至十%。而其他臨床試驗亦顯示大於六公分之基質瘤完整切除後之輔助標靶治療,較無輔助標靶藥物治療有較長的無復發期。而針對高復發風險之胃腸道基質瘤,完全切除術後,輔助標靶藥物吃三年之五年無復發率六十七點四%,優於吃一年之五十點三%,吃三年之五年存活率九十三點九%,亦優於吃一年之八十一點七%。
對於胃腸道基質瘤所使用的標靶藥物包括基利克、紓癌特、癌瑞格等,基利克是第一線用藥(健保給付),使用基利克治療後有高達八十四%的腫瘤反應率,而且中位存活期長達四點八年,是過去傳統治療的三倍以上。
但大部分腫瘤在標靶治療下只是獲得控制,一旦停藥,腫瘤很快就會再復發且惡化,故不可任意停藥、減藥。若病患使用基利克產生抗藥性或副作用無法忍受,則考慮使用第二線用藥紓癌特(健保給付),若對第二線用藥再度產生抗藥性或難忍副作用,則須考慮第三線藥物如癌瑞格(健保尚未給付)。
盧乃寬醫師指出,若患有胃腸道基質瘤,須視為罹患惡性腫瘤應積極接受治療,患者應由整合性多專科團隊醫師為患者擬定治療及追蹤計畫下,一同對抗癌症,而不要誤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