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3 22:09:15coolanews

台南市西華堂名列宗教百景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台南市北區西華街的三級古蹟「西華堂」,主祀三寶佛,經過激烈的票選及專家評審,從全國四百多間推薦宮廟、教堂中脫穎而出,名列內政部宗教百景之列,殊是難得。

台南市北區「西華堂」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一七五0年),於民國七十四年(一九八五年)經核定為三級古蹟,西華堂屬齋教之金幢派中翁永峰支派下之齋堂,也是該支派唯一的齋堂(俗稱「菜堂」);相傳乾隆十五年,齋教金幢派翁永峰系的鍾、翁、吳、劉四位齋友來台傳教,於台灣府城東安坊右營埔北畔創建此齋堂。之後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年)時,有劉港光、陳漳水等人予以修建,而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時,又有鄭蟬娘等人又予以復修。

到了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西華堂堂主林瑞雲與諸董事和齋友集資重修該堂,並買下左側民居,擴建「左二護龍」的建築,在甲午戰爭前夕結束工程。

日治時期,而後在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年)、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年)、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年)、七十一年(一九八二)與八十九年(二000年)進行過整修。

西華堂主祀三寶佛;「西方阿彌陀佛」、「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據說中央的釋迦牟尼佛,掌管中央的娑婆世界,左右脅侍為「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祂是佛教教主,世界的教化者,法身是藏傳佛教崇敬的大日如來。

東方藥師佛,掌管東方淨琉璃世界,左右脅侍為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藥師佛可以保佑世人消災、延壽、去病,祈求現世安樂許,健康長壽。西方阿彌陀佛,掌管西方極樂世界,左右脅侍為「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漢傳佛教認為阿彌陀佛其願力,在於引渡眾生到極樂世界,脫離苦難的輪迴,故亦號「接引佛」。所以祈願阿彌陀佛,是在於祈求死後的解脫。在藏傳佛教,祂被稱為「月巴墨佛」,也是長壽的象徵。

西華堂的空間格局為二進三廂的傳統合院建築,由凹壽形的堂門、正殿與兩側的廂房所組成,堂前還有前埕與花園。其方位坐東朝西,據說是朝著位在福州的祖堂,其正殿俗稱「三官廳」,是由於過去這裡是供奉三官大帝之處,但受到後來佛教化的影響,而改為供奉三寶佛。而在神龕之後則為教內稱為「內家鄉」之聖室,供奉金幢派教主王佐塘之畫像,只有皈依的信徒方可進入。正殿左右偏殿為七祖廳與祿位廳,左右護室及廂房則是信徒修行之處,庭廣圃綠、清幽恬淡,在囂鬧的都市中自成天地,允為佛門清淨。

齋教,為台灣民間佛教信仰的重要流派,揉合儒家與道教思想,和以僧團為核心的主流佛教信仰有別。由在家修行者傳襲,主持教儀,不出家,不剃髮,不穿僧衣,茹素,民眾習稱其修道者為菜姑、菜公。

齋教係由明、清時期的中國民間祕密宗教發源而來,如羅教等,於清代時陸續傳入台地,在台灣主要有龍華派、金幢派、先天派三個系統。日治時期統稱其為「齋教」,視為「在家佛教」,又稱「白衣佛教」,甚至納入禪宗臨濟宗一支,對台灣佛教信仰發展影響極大。

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國大陸的一般佛教信仰傳入台灣,並成為主流,齋教則隨時代而逐漸式微,轉為一般佛教寺廟,或轉成一貫道信仰。

其實「西華堂」在一般台南人心中,並非知名廟宇,其知名度遠不如天壇、孔廟、祀典武廟、大天后宮、安平天后宮、土城聖母廟、鹿耳門天后宮...等宮廟,但西華堂的建築特色,實在十分少見,也難怪受學者專家青睞,獲選宗教百景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