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1 20:20:41coolanews
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之放射治療趨勢
林逢嘉醫師說,成大醫院於九十四年至九十九年期間,共有二七三個新診斷的肺癌案例說明指出,其中非小細胞肺癌所佔比例超過九成,其中有超過八成的個案為第三期或第四期肺癌(晚期)。對於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其治療主要以抗癌藥物治療為主,而就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而言,其治療方式變化較大,可能包含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
成大醫院對於新診斷肺癌的案例,多經由胸腔腫瘤團隊共同討論後而給予後續治療的建議,於民國九十四年至九十九年期間,共有一三0個新診斷的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案例接受放射治療,其中多數個案還配合使用抗癌藥物或接受手術治療。
因相較於過去,近幾年放射治療觀念及技術有大幅的進步,進而提高腫瘤的治療放射線劑量,同時也降低了腫瘤周邊的正常器官所接受的放射線劑量,藉此提高控制腫瘤的機率,也降低了腫瘤周邊的正常器官因放射治療所發生傷害的副作用。
林逢嘉醫師舉其中一案病例指出,一名七十九歲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男性病患,該病患長期抽菸,於一0一年七月健康檢查時在胸部X光上發現右肺有異常的病兆,經後續檢驗後確認為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因此病患開始接受化學治療,而後合併進行放射治療,治療一個月後的檢查顯示腫瘤從治療前的七公分縮小至二公分,此外病患接受追蹤近一年,並未發生因放射治療所導致的嚴重咳嗽或呼吸不順的症狀,治療效果頗佳。
林逢嘉醫師說,依據成大醫院過去幾年的經驗,有一定比例的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病患會接受放射治療。因此,隨著治療觀念及放療技術的進步,治療副作用逐步降低,林逢嘉醫師建議病患和家屬,要與醫療團隊討論溝通,讓病患可以順利完成治療,以提高疾病控制率及病患生活品質,這對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