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1 21:22:52coolanews

微創膽囊切除手術後患者生活品質顯著改善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在台灣因人們飲食習慣西化的改變,膽囊結石患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奇美醫院外科醫師趙頌慈指出,微創膽囊切除手術與傳統的剖腹手術方式相較,病患傷口引起的併發症較少,且傷口較美觀、癒合快、疼痛少,且患者生活品質顯著改善。
  趙頌慈醫師表示,膽囊雖然有結石形成,但症狀在急性及慢性期則截然不同,治療的急迫性和方式也不一樣。「急性膽囊炎」的患者,除了有噁心、嘔吐、右上腹部壓痛等症狀。如果膽囊結石由膽囊管掉到總膽管內,阻塞造成黃疸、急性膽道炎,則會有黃疸、發燒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有敗血症的可能,此時緊急介入性的治療是必須且毫無爭議的。
  但是,某些病人若只是膽囊結石併慢性膽囊炎,其臨床症狀表現多不典型,亦不明顯。平時可能只是偶而或經常在飯後有右上腹部隱隱作痛、腹脹、噯氣、噁心和厭食油膩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狀,有的病人則感到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處隱痛而已。
  趙頌慈醫師說,針對膽囊結石併慢性膽囊炎的治療,歐美地區的民眾可嘗試接受口服膽石溶石劑來治療膽囊結石,但研究發現其結石的完全溶解率大約只有三成,但因再發率高、服藥時間長,且台灣民眾之膽囊結石成份,膽固醇結石比例低,所以不適用。
  歐美地區有嘗試使用體外震波治療膽結石,其成功機率約七十至八十%,不過由於台灣民眾的膽囊結石普遍硬度比較高,且每個人膽管大小不一樣,反而有可能把碎石卡在膽管而併發急性膽囊炎或急性膽道炎。
  趙頌慈醫師針對南台灣四百位因膽囊結石併慢性膽囊炎而接受微創膽囊切除手術的民眾,作長期問卷追蹤,分析其膽囊切除後症狀之改善趨勢、比較腸胃功能生活品質指數與SF36評估量表,探討影響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重要因素,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手術民眾的不適症狀於術後六月皆達顯著改善,術後一年及二年的追蹤,則發現無論在情緒、生理功能分數、心理健康、一般健康狀況仍有顯著改善,且呈現穩定的健康狀況,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外權威醫學雜誌Plos.One。
  趙頌慈醫師強調,對民眾而言,其主觀感受及生活品質的改善,才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微創膽囊切除手術和傳統的剖腹方式相比較,病患傷口引起的併發症相對較少; 此外傷口較美觀、癒合快、疼痛少、術後較少的肺部併發症也是其重要優點。
  但並非每位民眾都適合接受微創手術,例如以前曾經接受過上腹部手術因而沾黏厲害、或有嚴重的出血傾向、腹腔內嚴重感染、循環功能嚴重不全等情形均不適合,醫師必須根據病人身體狀況及病情發展,經充分討論後才能決定最妥適的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