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5 09:00:47coolanews

台南清水寺建廟二百多年為知名古廟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台南市中西區「清水寺」,相傳創建於清康熙年間,原係奉祀清水祖師之寺廟,乾隆三十五年一場大雨,東安坊有漂流古木,里人拾之雕成「水流觀音」供寺內奉祀,清水祖師降為配祀,寺廟前有百年榕樹二棵,係府城七寺八廟之一,與彌陀、法華二寺齊名。
 相傳清水寺創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西元一七七0年),有二百多年歷史,寺址位在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三巷的一處窄巷之中,巷內頗為幽靜,有日式老街風格,寺前有二棵百年老榕,濃濃綠蔭掩映下,令人暑氣盡消。在清代時,寺前的街道被稱為「清水寺街」,寺旁為枋溪(現已改成地下暗渠)。
 清水寺原是主祀清水祖師之寺廟,相傳在清乾隆年間的某日,一場大雨之後,東安坊有漂流古木,被里人撿起來後雕成觀音像,贈予清水寺,清水寺住持將觀音改為主祀,「流水觀音」之名因此不脛而走,而香客絡繹不絕,使得清水寺香火鼎盛,當時曾被列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可見其盛況;至今廟前仍懸有「寶筏渡川」的匾額,極富佛心禪意。
 相傳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閩南一帶多稱為「烏面祖師」,台灣則稱為「祖師公」、「祖師爺」。全省近百座的清水祖師廟中,祖師爺的分身,別稱「三代祖師」、「蓬萊祖師」、「顯應祖師」、「照應祖師」、「輝應祖師」、「普庵祖師」。 相傳清水祖師俗姓陳,名應(一說為陳昭或陳昭應),法名「普足」,宋仁宗慶曆四年正月初六誕生於福建省永春縣小姑鄉。陳應自幼在大雲院出家,因不堪寺院的虐待,於是到高太山結茅築庵,閉關靜坐,後經大靜山明松禪師指點,參讀佛典三年,終於悟道。明松禪師授他衣缽,並告誡他:「我佛最大功德,就是行仁,是故要捨棄萬緣,以利物濟世為職責」,陳應便在麻章施醫濟藥,普救貧病,麻章人士尊他為「麻章上人」。 
 宋神宗元豐六年,清溪(福建安溪)永春一帶大旱,請麻章上人去祈雨,立刻甘霖普降,因此被尊稱為「清水祖師」。清溪人士便在蓬萊山上築一精舍,延請麻章上人居住,並稱此為「清水嚴」。麻章上人在此修行十九年,獨力募化,修橋鋪路,人人稱便,漳州、汀州一帶的人都十分崇信他。宋徽宗靖國九年,五月十三日在說教中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五歲。地方人士感念其德澤,奉報朝廷,敕賜「昭應大師」封號。圓寂後,原屬於佛教禪宗的清水祖師,逐漸民間化、道教化,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保護神祇。
  另有一說,相傳清水祖師是北宋京都開封府祥符縣人(今河南開封),曾追隨宋丞相文天祥義舉勤王,英勇抵抗元兵,轉戰大江南北,是抗元扶宋的民族英雄。清水祖師生前隱居於福建清水巖,死後明太祖追念他功在國家,敕封為「護國公」昭命於福建省安溪縣清水巖建立祠堂崇祀,因此福建安溪人稱他為「祖師公」,其廟宇稱為「祖師廟」。
 據了解,隨著安溪移民來台,清水祖師的信仰在台灣也蓬勃發展,在台灣有三峽長福巖祖師廟、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等三大祖師廟,號稱台北三大祖師廟,而大台北地區也是清水祖師信仰最盛之地;南台灣也有清水祖師的信仰,如台南四鯤鯓龍山寺、台南清水寺等等。 台南清水寺近年來有進行整修工程,讓寺廟外觀煥然一新,惟雖然處理建築結構老舊的問題,但樸拙的古早味也因此受到影響,這也是古廟整修難以避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