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0 19:10:47coolanews

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提新年新展望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新的一年開始,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也提出新年會務新展望,嘉南農田水利會將充分利用有限水資源,發揮最佳使用效率,強化風景區軟硬體,打造優質旅遊景點,讓嘉南農田水利會營運再創佳績。
 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說,嘉南地區是台灣面積最大的平原,卻也是降雨量不平均,颱風頻繁的地區,祖先辛苦開墾耕作,播種後只能聽天由命,無法把握收成,直到民國十九年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完工後,整個嘉南地區的看天田才有穩定的水源灌溉,稻米、甘蔗、番薯等雜糧輪流耕作,百姓吃得飽,蔗糖外銷賺取外匯,社會安定,工商業逐漸繁榮,這些都是嘉南農田水利會和大家共同打拼的成果。
 隨著經濟發展,農業轉型,生活多元化,水利會除了促進「生產」外,在提高「生活」品質、維護自然「生態」,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現階段水利會努力的方向如下:一、充分利用有限水資源,發揮最佳使用效率:受九十八年莫拉克颱風過境影響,曾文、白河兩水庫泥沙淤積嚴重,使嘉南灌區年可運水量減少達一億五千多萬噸,缺水情形可說雪上加霜,水利會必須強化水利小組運作功能,進一步探討改進水資源用水調配管理方法和因應措施,使農民耕作順利,並減輕政府因亢旱停灌龐大補助經費負擔及避免民生、工業用水缺水所造成之不便與損失。
 二、配合政府農地復耕,爭取經費修復圳路:嘉南地區兩期皆休耕的農田非常多,今年起休耕補助限領一期,另一期作需恢復生產,水利會已積極向政府爭取經費,整修因長期休耕而鹽化破損嚴重的圳路,讓復耕的農田順利灌溉。
 三、協助小地主大佃農,調整釐定最佳灌溉方式: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可解決農村人力老化、小面積耕作收益不佳,農民耕作意願降低的困境。大佃農的作物種類及耕作秩序單一,且農地集中,水利會各工作站將和大佃農們溝通協調,訂出合時宜且有效率的灌溉秩序。
 四、推廣灌溉試驗研究成果,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另一期作需恢復生產,種植進口替代作物如玉米、大豆,或毛豆、結球萵苣、胡蘿蔔等具外銷潛力作物。水利會對旱作雜糧灌溉研究累積豐富的成果,將配合農地復耕政策,推廣雜糧灌溉技術,提昇產量和品質。
 五、強化風景區軟硬體,打造優質旅遊景點:烏山頭水庫風景區山光水色,美景天成,是嘉南地區民眾的後花園,民國一百年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啟用後,遊客人數激增,特別是日本人。水利會已在風景區大量栽培櫻花,及強化遊憩設施,希望成為台灣最具規模的賞櫻園區。今年春節初一至初五,風景區首次安排世界馬術表演及可愛動物秀,歡迎民眾前往參觀過新年。
 六、主動清查報廢圳溝,促進地方社區發展:主動清查已不再使用的圳溝水路,可以在最短時間出售給民眾或工商業者,方便蓋房子、廠房,以免因報廢程序長達一年多而拖延購地時效,引發民怨,並可挹注水利會財源之不足。
 七、圳溝堤岸綠化美化,提升社區生活品質:一般人以為水利會只是放水灌溉的「農業單位」,其實,許多水利會建設與民生關係密切,最具體的成效就是圳溝綠美化,成為社區美景,綠資源增加,滿足民眾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這些設施理當由社區自發性認養維護,並協助水利會守護輸水設施,達到互惠雙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