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1 21:39:45coolanews
避免毒魚流入市面衛生局加強市售漁貨抽驗確保民眾「食的安全」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有關媒體報導海巡署在嘉義縣外傘頂洲潟湖區查獲使用氰化鉀毒魚事件,為確保台南市民食的安全,衛生局針對轄內傳統市場魚販、漁會、海產店、超市、賣場計十二家業者,查察其魚貨來源及魚鰓顏色是否有異常鮮紅、杏仁味等情形,並於現場抽樣二十四件檢體送驗,檢驗結果皆與規定相符。
衛生局長林聖哲,提醒消費者及食品業者在選購魚貨時,應特別注意以下事項:由於氰化物具苦杏仁味,建議在選購魚貨時可以掀開魚鰓聞聞看有無杏仁味,留意魚鰓顏色是否有異常鮮紅狀,並應儘量避免食用魚內臟。
另注意新鮮的魚肉有彈性,肉質若軟化則表示新鮮度下降;新鮮的魚鰓呈淡紅色或暗紅色,且無腥臭味。隨著鮮度下降,鰓之色澤漸成灰褐色或灰綠色,並有黏液出現,且有刺激性之惡臭,最後變成完全腐臭;新鮮魚眼球微凸透明,黑白清晰,且在正常位置。腐敗後眼球漸次出血成混濁,且瞳孔內凹終至消失,與新鮮時之眼睛有明顯差異;新鮮魚保有魚體本身特有之色澤,腐敗後則失色澤(褪色),且腹面色澤漸變紅。
新鮮魚之鱗不脫落,反之則鱗易脫落;新鮮魚之內臟完整,故腹部堅實,若不新鮮甚至腐敗時,內臟有明顯的分解現象,因內臟中的消化酵素作用使肉質軟化,甚至腹部破裂,流出濃液或內臟外露;新鮮的魚略帶海藻味,隨著出水時間的增常,腥味與氨臭味均增加,其中以鰓及腹部之氣味較其他部位為強。
民眾選購時應選擇信用良好且明確來源之魚商,勿選購來路不明之魚貨以維護食品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