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5 20:30:37coolanews
皮膚捐贈大愛相傳
潘信誠醫師說,嚴重燒燙傷的病患,有時需等待供皮區癒合後才能再次取皮,往往延遲傷口覆蓋的時間,而暫時以生物或合成敷料覆蓋,敷料覆蓋的好處包括減少傷口的細菌感染及促進傷口的再生。而這些敷料有人工皮,異種皮(豬皮)與異體皮(其他人的皮膚)這幾種,異體皮和人類皮膚組織相容性高,最適合於燒燙傷傷口的覆蓋,缺點在於來源相當有限。
異體皮的來源主要是屍體組織的捐贈;根據去年器官組織捐贈的統計表,二二九個捐贈人數共捐贈八七七個器官,其中皮膚捐贈個案僅佔三十例;皮膚捐贈仍以北部居多,南部地區六十個捐贈人數中,僅有二例,比率相對偏低。
成大醫院統計九十年至一百年總共有十六位捐贈案例數,其中十一位是成大病患捐贈,經由院際分享的佔五位,這些捐贈的皮膚共造福五十二位燒燙傷的病人。根據分析,皮膚捐贈比例偏低的原因,一是家屬希望保持大體外觀的完整性,二是擔心傷口未處理完善,會造成遺憾。
依照成大醫院多年的經驗,皮膚的摘取僅限於軀幹、背部及四肢,衣服外露的部位如頭頸部,手足等皆維持完整性,摘取過程皆由專門機器施行,皮膚厚度約0點三毫米左右,約紙般薄,所以不會影響大体外觀。另外,皮膚的摘取是在內臟器官摘取後,隨後以乾淨紗布包紮,所以不會有傷口滲血情形。
潘信誠醫師指出,成大醫院去年通過衛生署皮膚組織庫的認證,皮膚摘取前需評估有無皮膚相關的病毒感染,摘取的皮膚依標準化流程存入負八十度C的冰庫中,以備不時之需。在取出使用於受贈者之前,也會再次查驗儲存之皮膚有無感染。成大醫院皮庫運作完全依照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人體器官保存庫管理辦法施行,因此受贈的病人至今尚未發生植入後感染的情況。
潘信誠醫師表示,去年二0四兵工廠爆炸造成四位嚴重燒傷病患,有位陳姓婦人遺愛捐皮膚給這些官兵,讓他們有復原的機會;而最近發生的工安意外事件也造成六位病患嚴重燒燙傷,成大醫院期待透過皮膚捐贈大愛的宣導,提高皮膚捐贈,希望能造福更多的燒傷病患。
下一篇:余姓病友抗癌心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