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3 20:59:41coolanews

運河魚群死亡原因疑為底泥耗氧過高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台南市環保局指出,台南運河位於臺南市安平區,過去作為外海船隻航向市區之水運通道,惟其日漸淤積,已轉為觀光使用,近年來氣候異常,冷熱時常交替發生,其溫度變化常造成運河底泥翻騰,並釋出所含之氨,導致運河溶氧低於二mg/L,造成死魚現象。
  鑑於台南運河死魚現象漸增,台南市環保局,會同水利局及崑山科技大學黃汝賢教授於昨天進行現場勘查,並於魚群暴斃鄰近區域選定五處進行水質採樣,其項目包括溶氧(DO)、酸鹼度(pH)、導電度、溫度、重金屬(Cu、Ni、Zn、Cr+6)及氨氮(NH3N),其現場測得之溶氧平均值為一點一四mg/L,低於魚類生存限值(二mg/L),因此判斷水中溶氧過低為本次死魚現象之主因。
  黃教授表示,當天氣過冷時,因大氣空氣較重且水中空氣較輕產生對流,造成底泥翻騰,致使原含於底泥中之氨(NH3)釋出,消耗水中溶氧並轉換為銨(NH4+),進而降低水中溶氧量,影響魚類存活;另天氣過熱時,亦可能因水溫過高,水中硝化菌作用較為旺盛加速耗氧速率,造成溶氧量低於魚類生存限值,導致魚群死亡,因此清除台南運河淤積底泥,將為解決死魚問題之首要工作。
  環保局局長張皇珍表示,台南運河為本市觀光景點,將立即與水利局溝通協調,戮力於底泥清淤工作,期使台南市所有自然抑或人工河川,皆能達到水清魚現之美麗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