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4 19:06:55coolanews

早產兒發展性照護有助於早產兒健康與增進親子關係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每一個嬰兒都是父母最珍愛的人,每一個嬰兒只有一個腦部,每件事情都會有影響」,早產兒是父母心中的寶貝,由於比一般嬰兒更需要用心積極的照顧,成大醫院積極推動「發展性照護」,以支持早產兒的神經發展與生理穩定為目標,用以提升生存品質,經醫療團隊用心落實,早產兒照護品質明顯提升,更增進媽媽與嬰兒親子關係。
  成大醫院督導長許惠珠指出,早產兒的醫療照護良窳,攸關其健康與存活,早產兒小於二十三週,存活率較小,二十五週存活率提升約六至八成,所以早產兒照護更是要小心謹慎;成大醫院延續榮獲國品獎「護理特色專科組品質金獎」的精神,致力於「早產兒發展性照護的應用」之推廣。
  成大醫院推動成果如下:一、建立早期安全環境:自民國七十九年開始,提供二十四小時外接台南縣、市的婦產科診所新生兒之轉介服務,在第一時間提供早產兒適當的醫療處置、減少對早產兒的腦部傷害。二、減輕加護病房環境壓力源:噪音改善:設計噪音警示燈(六十五分貝以上就亮燈警示)、使用特製的早產兒耳罩;燈光線調節改善:使用保溫箱雙層布罩、依日夜分別調節室內大燈。這兩項措施以促進睡眠及協助發展生理節律,保護腦部的發育。 
  三、穩定早產兒生理行為之措施:翻身擺位:強調姿勢的維持,以減少心跳速率不正常的波動、穩定呼吸、減少哭泣、增加睡眠時間;增加身體界線感及安全感的窩巢:利用圍巢支持嬰兒的擺位,協助能量的保存,使安全感及穩定感增加;特製早產兒奶嘴及安全固定奶嘴的方法:使用早產兒專用安撫奶嘴,對於處於疼痛、不舒適之嬰兒而言,可穩定心跳及增加血氧分壓。爲避免奶嘴脫落時可能產生之抽動,在不斷的嘗試後,發現使用外科一號網套可安全及舒適的固定奶嘴。
  四、支持早產兒調節壓力措施:寧握護理:以手或包布協助早產兒使其能維持類似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的姿勢,如此可以使其在面對外界壓力時能感受到安全及被呵護的經驗。寧握擦澡:進行保溫箱擦澡,過程中以包巾覆蓋肢體,輕柔握住早產兒的四肢,僅露出擦拭部位;五、增進早產兒親子間的互動:「袋鼠式護理」:由於袋鼠式護理能製造類似子宮的環境,親近母親心跳聲音、呼吸的緩和規律晃動,透過親子的肌膚接觸,也讓父母更加了解早產兒的各種行為。母乳哺育:乳汁含有更適合早產兒消化的蛋白質、消化酶(左酉右每)、抗體等,對於早產兒除了能減少感染,母奶中的生長激素也可促進神經及消化系統的成熟。
  許惠珠說,在成大醫院落實推動下,明顯提升早產兒醫療照護品質,縮短住院天數,增進媽媽與孩的親子關係,讓早產兒發育更加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