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1 21:06:41coolanews

能「屈」能「伸」談退化性膝關節炎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膝蓋」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有軟骨覆蓋在骨頭的表面,承受壓力及震動,當軟骨細胞受到過多外力或反覆發炎反應的影響,關節軟骨變薄,抗壓功能減少,相對地使骨骼承受的壓力增加,軟骨下骨質變硬,及關節周圍長骨刺,就會形成退化性關節炎。
  衛生署台南醫院骨科沈栢銓醫師表示,隨著人口的老化,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愈來愈多。患者早期的症狀為膝關節不靈活及疼痛,上下樓梯酸痛無力。有些嚴重的病患甚至休息時都會疼痛。發生的原因可能為年紀大、過度使用或創傷引起退化,另體重過重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治療目標為減輕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度,以減少功能障礙。包括:症狀輕微,僅在特定動作時引起疼痛(如蹲下或上下樓梯),建議減少這類活動並多休息。若症狀持續而且造成困擾時,可使用藥物治療,如普拿疼、非類固醇性消炎藥、葡萄糖胺及玻尿酸、類固醇關節注射等。
  物理治療方面可保持關節的活動度及肌力,也可以減少疼痛,包括冷敷、熱敷、深部熱療法、電療、關節牽引、姿勢訓練、輔具的使用等。當藥物及物理治療法無法改善患者症狀且持續惡化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如膝關節鏡、骨矯正手術、半膝或全膝人工關節置換等方式。
  為讓民眾更了解退化性膝關節炎,署立台南醫院將於六月二十六日上午十至十二時,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國際廳地下一樓會議室舉辦「全方位養生文化講座」,由骨科沈栢銓醫師主講「能「屈」能「伸」談退化性膝關節炎」,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聽講。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