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3 13:48:11coolanews

鹽埕天后宮恭賀「鹽埕媽」聖誕萬壽發揚鹽業文化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台南市鹽埕天后宮配合「一百年台南市媽祖文化季」,舉辦「恭祝鹽埕天后宮天上聖母聖誕萬壽」活動,台南市文化局也特別從台南七股運來十五公噸的鹽,堆成「平安鹽山」,提供慶「鹽埕媽」生的信眾過鹽山祈福,並送「平安鹽袋」,吸引眾多信眾祝壽祈福 。
  台南市「鹽埕天后宮」位於台南市南區鹽埕(左土右呈)路,創建於清乾隆三十三年(西元一七六八年),民國十九年重修於現址(台南市日新國小旁),三十七年及四十二年歷經兩次增建,現為台南市市定古蹟;廟中主祀天上聖母媽祖,配祀福德正神、武惠尊王、文昌帝君、三太子爺..等眾多神明,並設有「太歲殿」供信眾消災解厄,平日香火鼎盛,是南區鹽埕地區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
  「鹽埕」,望名思義就是曬鹽場,原接近海邊,多為鹽田,附近居民以曬鹽為生,是台南府城外一個小村落。日據時期鹽田面積擴大,鹽製品利用帆船運至安平;鹽埕天后宮建廟後成為地方廟宇,廟中尚留存有清朝木製對聯及百年香爐等古物,令人發思古之情;廟內有罕見之前總統李登輝、前副總統連戰兩人聯名頒贈的「海疆庇庥」匾及前總統陳水扁所頒贈之「母儀稱后」匾。
  鹽埕天后宮廟之拜亭兩邊平日有擺放藤椅,供村民閒聚;廟前有一座嘉慶年間「重修瀨北場碑」,當地民眾俗稱「石頭公」,供人膜拜,傳說相當靈驗,更可證明當年製鹽的盛況。
  鹽埕天后宮為恭祝媽祖聖誕萬壽,並配合台南市文化局所舉辦的「一百年台南媽祖文化季」活動,今年特以「舊鹽埕庄海鹽禮讚」為主題,舉辦一連串慶祝活動,尤其是廟埕前設置的「平安鹽山」最受信眾矚目。
  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鹽埕」是台灣鹽的發源地,此次活動特別由文化局協助從七股運來十五公噸的晒鹽,堆成「平安鹽山」;現場並提供晒鹽流程及鹽的妙用解說,希望民眾歡慶媽祖聖誕的同時,可以認識鹽埕本土歷史與台灣的鹽業文化。
  鹽埕天后宮副主委張金派說,鄭成功時代,鄭成功參軍陳永華認為,鹽埕地區鄰近海邊,地形平坦,日照充足,所以在府城西南郊區鹽埕一帶,開設「瀨口鹽場」,這是「台灣首鹽」、「台灣第一鹽埕」及「台安鹽的故鄉」,由於水災淹沒鹽田,鹽民陸續遷到原址西北隅,這地方就稱為「鹽埕」,這也是台灣最早鹽文化的地區,所以鹽埕可說是台灣鹽的發源地,鹽業文化也是台南鹽埕天后宮有別於其他媽祖廟的特殊文化。
  鹽場面積約有十五甲,原設有「帆船港」將鹽運到安平港外銷賺取外匯,後來直到台南安平工業區興起,製鹽產業才逐漸沒落,如今鹽埕地區陸續開發成工業區、商業區,但製鹽的歷史記憶仍然深植居民心中;現在民眾想要回味走過鹽山的滋味,只能大老遠到台南七股區才行。
  鹽埕天后宮副主委張金派指出,「恭祝鹽埕天后宮天上聖母聖誕萬壽活動」內容有「拜媽祖婆」、「過平安鹽山」、「吃平安壽麵」,過平安鹽山祈福,並免費贈送「平安鹽袋」給信眾,希望傳承台灣第一鹽場的歷史記憶;歡迎八方信眾來拜「鹽埕媽」、過「平安鹽山」祈求平安賜福。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