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2 19:09:39coolanews

血尿及蛋白尿是學齡兒童健檢報告上的常見紅字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為了早期診斷慢性腎疾病而達到防治的效果,台灣針對六至十五歲的學齡兒童每年實施尿液篩檢,郭綜合醫院兒科李青松醫師指出,若發現有血尿或蛋白尿,則在兩週後進行複檢;若依然存在有血尿或蛋白尿,請家長帶孩子至醫院接受進一步評估,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李青松醫師說,孩童常見的健檢不正常是血尿及蛋白尿;血尿可分為肉眼可見的肉眼性血尿或外觀正常、僅能由試紙或顯微鏡直接檢查發現的顯微性血尿。要區別血尿是否直接來自腎臟,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尿中的紅血球是否為變形紅血球。六至十五歲的學齡兒童,約有三~四%在第一次尿液篩檢時發現無症狀的顯微性血尿,經過複檢依然存在顯微性血尿的機率降至一%以下。若追蹤六個月以上仍然有血尿情形者,稱為持續性血尿。
  兒童顯微性血尿的成因可能為良性的,亦可能為嚴重疾病所造成。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免疫球蛋白A腎病變、薄腎絲球基底膜疾病、亞伯氏症候群、感染後腎小球腎炎、高尿鈣症以及胡桃鉗症候群。針對血尿病童進一步檢查,大多數病人為無症狀的孤立性顯微血尿。無症狀的孤立性顯微血尿通常為良性、暫時性現象;但若為持續性血尿最常見的原因則為免疫球蛋白A腎病變及薄腎絲球基底膜疾病(家族良性血尿)。
  針對台灣的持續性血尿病童進一步分析,五十二點三%的病人原因為腎絲球腎炎,十七點七%為家族良性血尿(薄腎絲球基底膜疾病)。而引起腎絲球腎炎的主要原因,為紅斑性狼瘡腎炎(三十一點六6%)及免疫球蛋白A腎病變(十一點七%)。
  蛋白尿方面:正常兒童每天尿液排出的蛋白質小於一百mg/m2 或總量小於一百五十mg。當兒童的尿液排出蛋白量每小時大於四十mg/m2或每天大於一百mg/m2,即為異常。尿液篩檢以試紙檢驗蛋白尿,以0,+,++,+++來代表有無及嚴重程度。造成兒童蛋白尿的原因,包括暫時性蛋白尿、姿勢性蛋白尿以及病理性蛋白尿。針對台灣學齡兒童尿液篩檢,約有四點九%的兒童有輕度以上的蛋白尿(尿液試紙>一個+);嚴重蛋白尿的盛行率則約為每萬兒童有五點八一人。針對持續蛋白尿或嚴重蛋白尿的兒童進一步檢查,有六十點七%有腎絲球病變,其中以紅斑性狼瘡腎炎為最常見的病因。
  有血尿或蛋白尿兒童,都需接受進一步的評估與檢查,因為某些腎臟疾病具有家族遺傳特性。在理學檢查之外,更需注意血壓的量測,因為在患有腎臟疾病的兒童,收縮壓>一二0mmHg為進展成慢性腎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此外還需檢查X光及腎臟超音波的影像學檢查。針對持續性血尿或蛋白尿、以及腎臟功能出現變化的兒童,更需進一步安排腎臟切片,以確立其病理診斷及開始治療。
  李青松醫師指出,學齡兒童的尿液篩檢是目前用來早期檢測及防治腎臟疾病的工具,事實上血尿或蛋白尿在台灣的學齡兒童並不少見,但慢性腎疾病在台灣的高盛行率,並沒有讓家長有高警覺性,且即使是沒有症狀的血尿或蛋白尿的兒童,依然可能是由潛藏的腎臟疾病所造成,需要長期的追蹤,請家長注意,不能掉以輕心。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