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腎病全世界第一國人多患病不自知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台灣末期腎病變發生率及盛行率皆為世界第一,台灣洗腎人口約有六萬人,超過二百五十萬人有腎臟病,且僅有三點五%的人知道自己患病,台南市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施得恩指出,腎臟病是可以防治的,經過適當照護可延緩惡化,甚至有機會改善進步。
施得恩醫師指出,依衛生署統計,腎炎、腎症候群及腎性病變為二00八年國人十大死因之第十位,死亡人數一年約四千人,平均每天有超過十人因此死亡;今年美國腎臟資料系統(USRDS)資料顯示,台灣末期腎病變發生率及盛行率皆為世界第一,平均每天新增加二十幾人開始洗腎,可見腎臟病已嚴重威脅國人健康,使醫療支出大幅提高、經濟負擔更加沉重。
依二00八年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為十一點九%,有超過二百五十萬人有腎臟病,但僅有三點五%的人知道自己患病,顯示台灣人對腎臟病的威脅認知不夠、警覺性低,加上腎臟病初期經常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相關症狀開始出現時,經常為時已晚,甚至已到未期腎病或要洗腎的地步。
一名七十五歲林女士,有高血壓及心臟病史,平常沒有接受追蹤治療,近幾年來覺得體力較差,走路稍微會喘,但休息就會改善,最近一個月,喘的情形越嚴重,腳變腫、小便變少,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有一天在家覺得喘不過氣來,因此被家人送急診就醫;經檢查後診斷為末期腎病變併尿毒症及肺水腫,在置放暫時性導管後,接受緊急血液透析治療後,雖症狀明顯改善,但目前持續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施得恩醫師說,台灣腎病多是用藥或生活習慣因素引起,近年來台灣陸續有許多腎臟病防治計畫和研究推行,以建立國家級慢性腎臟病防治暨照護模式,以完整跨領域跨專業的腎臟照護醫療團隊,結合跨層級整合性的醫療照護網,以病患為中心,提供國家級全方位階段性整體照護,並積極走入社區參與腎臟照護活動,以喚起民眾對腎臟病的認知及警覺性,病患在接受腎臟照護後,症狀除能獲得明顯改善,腎功能也維持穩定,甚至有部分病患腎功能有進步。
施得恩醫師舉例指出,一名六十五歲李先生,有高血壓、痛風病史,平常未就醫,有時痛風發作會去診所打針吃藥,最近發現腳有水腫,活動略喘,喘於休息後會改善,前不久健檢發現腎功能異常,經醫院檢查後,發現血清肌酸酐為四點八mg/dl(為腎臟病第五期),經施以腎臟照護,腎功能改善至腎臟病第四期,血壓及尿酸的控制進步,原本喘及水腫現象也明顯改善。另有一名五十五歲郭先生,過去有直腸癌曾經接受手術、化療及放射線治療,最近又發現有局部復發及肺部轉移,在血液腫瘤科門診追蹤時發現血清肌酸酐由原本的一mg/dl惡化至二點五mg/dl,小便的量也明顯減少,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兩側嚴重腎水腫,經右側及左側經皮腎造口術後,小便就順利地由腎造口出來,追蹤腎功能也逐漸進步,目前腎功能穩定,無明顯腎臟相關症狀。
施得恩醫師說,腎臟病是需要積極全面整體照護的,因為腎臟病是可以防治、可以延緩惡化,甚至有部分是有機會進步的,腎臟病不等於洗腎,洗腎也不等於沒希望,因此平時應做好三多(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三少(少鹽、少油、少糖)、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一沒有(沒有鮪魚肚)來預防腎臟病。
施得恩醫師建議,有高血壓、糖尿病、蛋白尿、腎臟病家族史、抽菸、長期服用藥物者及老年人等高危險群,或有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等腎臟病症狀,應及早接受抽血、驗尿、量血壓檢查,因腎臟病患者及早就醫接受追蹤治療,有機會「逆轉腎」迎向「腎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