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5 18:50:44coolanews

便秘診斷與中西醫治療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奇美醫院中醫部吳宜恬醫師說,便秘是指糞便排出頻率太少,每週小於二次,或用力排便佔過程四分之一以上,或糞便太硬,或有排不乾淨感,便秘病因很多,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偏低、憂鬱症等常伴隨便秘,常抑制排便慾望、纖維或水份攝取不足、懷孕或長期臥床不動的病患等也會,肛門疼痛、消化道腫瘤、其他先天性腸道神經缺損也都會造成嚴重便秘。

 大腸鏡及鋇劑灌腸檢查可幫助排除結構性疾病。便秘的病程長短是評估中最重要的因素,近期的排便習慣改變有可能是腸道有腫瘤的症狀,特別是如果年紀超過五十歲,沒有原因、之前沒有便秘史,卻突發便秘或便血的現象,最好安排大腸鏡檢查。

 便秘發生的時間、每日飲食的水分及纖維攝取量、背部外傷史、神經學的問題、癌症、藥物史,以及先前排便的形式等都有助於做出最正確的診斷以利治療。臨床上治療便秘的常用方法包括:一、補充纖維質和水分;二、運動;三、避免會加重病情的藥物;四、瀉劑:軟化性瀉劑(能使水分及脂肪穿透糞團塊)、刺激性瀉劑(刺激腸道增進蠕動、或直腸栓劑類,如甘油球直接刺激結腸蠕動等)、.滲透性瀉劑(增加大腸內液體及水分,不僅可以軟化糞便,也可以加速大腸吸收)、灌腸(針對嚴重的便秘可以使用低量的自來水或磷酸鈉灌腸)藉軟化糞便方式治療。

吳宜恬醫師說,中醫方面診療便秘部分,從中醫的觀點來看,便秘有虛實之分,而且與「氣、血、津、液」的運化功能有關。臨床上最常見的證型是「氣虛便秘」、「血虛津虧便秘」與「氣滯便秘」、「胃腸實熱便秘」等四種。

一、「氣虛便秘」型:對於工作過勞、三餐飲食不規律、減肥禁食中的婦女、病後元氣尚未恢復、年老體弱,容易有下腹重墜感的便秘,多屬氣虛。此類型便秘的特點是:多日才大便一次,腹部並不脹滿痛苦,但全身總覺不舒服,有便意時,要用力才能排出,排便時間長,用力時伴隨流汗、呼吸微急促,便完後全身倦怠無力。大便成形但並不乾燥,糞便型態多半粗大、呈圓柱狀,古人曾貼切形容「巨糞如臂」,就是說大便跟手臂一樣粗。這類描述在門診中也有聽過。若只是服用一些補氣的中藥,例如:黃耆、吉林參、白朮、陳皮..等,雖有助於提振精神,但對於已造成的便秘治療仍有不足。治療方劑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枳殼、白蜜等,以補氣為主、再輔助推力及潤腸,幫助順暢排便。病患平時也應注意生活作息的調整,適時適量的補充蛋白質與熱能,維持充裕的體力,就是補充足夠的「氣」。養成每天二十分鐘以上的運動習慣;或作仰臥起坐運動,增強腹肌力量;或作吸氣提肛運動,增強肛門括約肌的控制力。

二、「血虛津虧便秘」型:這類多見於久病或大病之後者、年老體弱者,或婦女產後血少津不足者。便秘的特點是大便偏乾燥堅硬,如羊屎糞,不易解出,臨床上經常合併有面色黃白、頭眩暈、心悸、失眠等貧血與腸胃功能失調的症狀。或水喝不夠多,或容易口渴咽乾、喝水也無法解渴,皮膚彈力下降、乾燥等。中醫治療方劑可用潤腸丸加減或增液湯加何首烏、火麻仁等加減。這類患者除了注重三餐飲食營養外,補血的食材可選用牛肉、羊肉、豬肝、蘋果、桑椹、葡萄乾、菠菜等,以及養陰生津的食材,如黑白木耳、蕃薯葉、鰻魚等。

三、「氣滯便秘」型:常見於情緒起伏波動較大、暴躁易怒;或凡事要求完美、責任感沉重的患者。此型便秘的特點是大便乾燥硬結,想便卻便不出。或有便意,卻因外在因素影響不方便,錯過排便期,結果便不出;這類型經常合併有呃逆、或噯氣,胸悶、腹部易脹痛,使飲食減少等。對於這類患者,適當的情緒紓壓、調適或轉移是必要的,並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方劑治療以六磨湯為主加減。

四、「胃腸實熱便秘」型:常見於嗜食辛辣或冷飲、使腸胃積熱,或喝酒過多,或吃補藥太過等。便秘的特點是大便乾結,數日不通,腹部硬痛、按壓作痛,身熱煩躁,多汗,想吃冰喝冷飲降熱卻不行,口常覺有異味,口乾,甚至常口破等。對於這類患者,生活作息正常,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不碰會讓自己上火的食物或藥材,是根本解決之道。治療這類型的藥物多半偏苦寒,常服用雖然可快速解除便秘之苦,但長久依賴仍會傷脾胃之氣。方劑治療以承氣湯類為主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