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5 13:56:37陳雪琍

【看韓劇過生活】從李鍾碩談起 - 1



時間寶貴,想看的韓劇又太多,所以我挑人挑戲,看劇之前會先上網查詢劇情是否合我胃口,【來自星星的你】前一檔【繼承者們】(2013) 非常熱門,可是我看了很無言,這不就是進階版的【流星花園】嗎?再前一檔【主君的太陽】(2013) 故事很吸引我,但是主角讓我沒動力去看。

 

剛好電視台重播【主君】前一檔【聽見你的聲音】(2013),我原本也不抱太大的期望,結果第一集就深深的吸引我的目光,故事的主軸圍繞著十年前的殺人事件,所引發出來的後續效應,中間再穿插精采的法庭攻防,與時下最熱門的題材:姐弟戀。不知道是不是韓國新生代的女星斷層嚴重,常常可以見到女大男小的組合,不論是戲裡還是戲外。這部戲中,女主角張惠成唸高中的時候,男主角朴修夏才上國小而已,我個人實在無法接受…

 

李寶英成功詮釋了大剌剌、漫不經心又得理不饒人的張惠成律師,與徐度妍檢察官(李多熙/飾)之間,不論是從高中延續到成年後的恩怨,還是法庭上的針鋒相對,每每張辯贏了徐檢,那得意忘形的態度彷彿尾巴都要翹起來了!李寶英信手拈來的演技,獲得第50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女子最優秀演技賞,真是實至名歸。此外【擁抱太陽的月亮】中的小尹寶鏡 - 金所炫,在劇中飾演少年的張惠成,被冤枉時的委屈、上法庭時的戰戰兢兢,演技更上一層了。

 

李鍾碩飾演的朴修夏擁有讀心術的超能力,從小就立志守護張惠成,彷彿忠犬一般隨伺在旁;當他面對殺人犯閔俊國時,那種憤怒與急迫也表現得很有張力。朴修夏深情又專一的形象打動了許多姐姐們,卻沒有打動評審的心,李鍾碩與金秀賢角逐【百想】男子最優秀演技賞,最後雙雙落敗。

 

我很喜歡車冠宇律師這個角色,也因此才注意到尹相鉉,只是張惠成與朴修夏的糾葛太深,車辯根本還沒機會上壘就被三振出局,如果我是強辯,應該會選擇車辯吧!貫穿全劇的大壞人閔俊國讓人恨得牙癢癢的,但是可惡之人必有可悲之處,鄭雄仁的演技精湛,即使他在別的戲中演出好人,我還是覺得他笑裡藏刀,因為閔俊國已經在我腦海裡烙印了……

 

劇名取得很好,"聽見你的聲音" 並不單單只是說朴修夏的讀心能力,同時也是指辯護律師應該傾聽當事人的聲音,就如同車辯總是站在當事人的立場,最後張辯也成為如此的好律師。後來才知道本劇的編劇朴惠蓮,也是【Dream High】的編劇,讓我不禁開始期待她的作品。可惜結局沒有餘韻,有點浪費了高潮迭起的過程,所以沒給滿分。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是因為看了【聽音】而喜歡上修夏,所以當我知道李鍾碩有新戲上檔後,忍了很久還是打破我的原則:不追 On 檔的戲。

 

【異鄉人醫生】(2014) 是我第一次追的韓劇,前兩集拍攝的野心與規模都很大,扯到北韓、並遠赴匈牙利-布達佩斯出外景,的確成功的吸引觀眾的目光,讓觀眾有想看下去的欲望,但隨著朴勳(李鍾碩/飾)回到南韓,進入了明宇大學醫院,與胸腔外科科長韓在俊(朴海鎮/飾)展開一場又一場的開刀對決,觀眾的觀賞意願也隨之下滑。

 

一個國家的高層領導人,可以為了更高的權位,膽大妄為到人神共憤的地步嗎?醫院的理事長為了贏得對決,居然枉顧病患的生命與權益,人命可以當兒戲嗎?這樣的劇情虧編劇想得出來……朴勳在北韓做完人體實驗後的崩潰,與韓在俊為了復仇的隱忍,在在都顯示出李鍾碩與朴海鎮的演技更扎實了,尤其韓在俊的身上完全看不到【星星】李輝京的影子,實在可圈可點。

 

網路上一直爭論不休的,除了不合理的劇情之外,就是到底誰才是女一?是陳世娫飾演的宋在熙(韓勝熙)?還是姜素拉飾演的吳秀賢?宋在熙與朴勳的初戀真摯動人,但是變成韓勝熙醫生後,與朴勳的糾葛似乎只剩下過去的依戀,不知道是角色設定的問題,還是演員無法投入,我在朴勳與韓勝熙之間,完全感受不到他們的愛;反而是吳秀賢與朴勳互動自然,像朋友又像戀人,難怪網路上有一半的聲音希望朴勳可以選擇秀賢,可是如此一來,在熙這個角色實在太悲哀了……此外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秀賢精神外遇了,居然對著韓在俊哭訴喜歡上朴勳,我倒是覺得這一段是少數感動我的劇情。不得不承認,姜素拉無論是外表還是演技,都比在【Dream High 2】中升級許多,讓我為之驚艷!

 

我覺得編劇的野心太大了,東扯西扯的寫了太多雜七雜八的,如果單純只是寫韓在俊為了報仇,從醫療事故的家屬李成勛搖身一變成了胸腔外科醫生韓在俊,與朴勳這位開刀技術高明、又有點天真的醫生,產生了許多矛盾與衝突,再加上兩位女主角的感情戲(在熙的部份單純只是初戀,不要扯到北韓,不要搞政治陰謀),這樣會不會簡單一點?會不會讓觀眾覺得劇情稍為合理一點?

 

天才脫北者、與醫院格格不入的朴勳,與把復仇當目的、沒有救人使命感的韓在俊,誰才是醫院中的異鄉人?這才是編劇想表達的吧!不過這齣戲也讓我以後不敢隨便亂追劇了,還是等結局、看完網路的評論後,再決定要不要看好了。

 

 

初稿:2014.7.15

更新:2017.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