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2 20:31:34Polly YY

新北市石門洞 跳石海岸 2012/12/21

  石門洞一般稱之為海拱,洞高約十公尺,濱臨海平面的岩塊,經年累月受海水侵蝕,漸成為海蝕洞,接著洞被挖穿,「海蝕拱門」就形成了!但今天我是來體驗礫石間跳躍前進的辛苦。由石門出發了!    

 

  由石門洞走入首先接觸到是貝殼細沙的海岸再往前走就看到一整片的石頭海岸了。火山活動所噴落下來的礫石`山崩滾落的石塊,經過海浪的滾動侵蝕,石塊好渾圓。礫石間或多或少都有退潮的海水,為了避免下濕滑,真的要跳越礫石 ..好玩嗎??

 

  走不到一小段路,就不是好玩不好玩了,真的好辛苦。但又捨不得這片蔚藍海岸的美景,看著遠方一波一波白浪如銀而來,與沙攤上的海浪是不一樣的景色。 

 

  望著這一片無數大小礫石成堆的綿長海岸線,想到以前的人挑著一擔擔沉重的農、漁物,在礫石間跳躍前進,心想著自己多幸福

 

  海鳥也靜靜佇立在礫石上看著遠方的海。 而我 ..佇立在海中央享受這謐靜。 

Ps.跳石海岸之由來是因石門至中角間,海崖緊迫海域,海演狹窄,礫灘發達長達十公里。尤以阿里荖以東的石礫最巨大,在公路未修築之前,沿岸巨礫累累,必須踏石跳躍而過,故名「跳石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