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台灣電影賣座冠軍是豬哥亮主演的「大尾鱸鰻」,票房超過三億,然而這卻是觀眾口碑兩極化的一部片子。新聞報導謂「南熱北冷」,有些戲院出現電影票超賣,以致觀眾坐塑膠小板凳看戲的熱鬧景況。但網路上的論戰激烈,也有人批評整部片子從頭到尾以髒話貫穿,「幹」聲不絕,就算是喜劇片亦兒童不宜,有網友甚至用「低級趣味」、「沉淪」這樣嚴重的字眼形容。這當然又一次顯示台灣流行文化的南北差異,但因網友討論中亦包括了對國片輔導金濫用的不滿,換言之,用納稅人的錢補貼拍攝電影應有何準則,牽涉的就不只是「品味差異」的問題而已。
這幾年進入國片復興期,從「海角七號」引發的熱潮綿延不斷,「艋舺」、「翻滾吧阿信」、「陣頭」、「那些年……」等等一部接一部,多創下口碑和票房的佳績。又搭上行政院六大新興產業當中的「文化創意產業」順風車,凡以「文創」為名,就可見業者要錢名正言順、政府「輔導」給錢大方的盛況。不只電影產業如此,整個表演藝術和娛樂業也順此潮流載浮載沉,歸類在政府指名「電視、電影、流行音樂、設計、數位內容、工藝」六大旗艦產業之內。
但台灣各領域「一窩蜂」的通病,也果然重演。國片的爭議,不只是這次「大尾鱸鰻」的口味差異而已,稍早如「花漾」等幾部領了國片輔導金的片子,影評和票房均慘不忍睹,不但引起立委關切質詢,網路上還出現「國片輔導金大爛片」的選拔。有影評人直言,因為「弱智片」太多,「已提不起腳步與勇氣走進戲院」;甚至還有人批評,某些領政府補助的熟面孔有如「輔導金詐欺慣犯」。從市場反應到專業意見,都點出了同樣的問題;頻頻叫窮的政府文化部門,還能不檢討輔導金政策,要繼續蒙著頭向業界撒錢嗎?
「文創」的概念包羅萬象,如果有技術有創新,如法藍瓷在傳統的瓷器工藝,開發出不同於以往的技術和設計美感,取得令國際矚目的成績,堪稱代表台灣軟實力的品牌。也有很多人勤勤懇懇在傳統文化的項目上用心,用創意使之與時俱進,例如電音三太子、霹靂布袋戲,都能叫好又叫座。也因此,衝著「文創」二字撒錢的不只是政府,企業界大老集資投注的「文創一號」是一有名的例子,其產品確有非常亮眼者,如「華人星光大道」節目不辱其名,成為華人社會演藝才華出眾者的選拔平台。但「文創一號」最近也被爆出若干爭議,可見維持品牌聲譽不易。
產品要符合「文創」概念的核心,重點在文化也在創意。現在「文創」二字被濫用,是因為有些業者既無創意、也不用心,甚至糟蹋了「文化」的招牌。「海角七號」以降的國片風格,主打「台味」,或以明顯的城市行銷為宗旨,這些強調本土化的主題本有其利基,但如果製作團隊只知重複老梗,粗製濫造,甚至以低級當趣味,毫無專業素質可言,豈能不令網友痛罵「難道本土化就只有黑道加髒話嗎」?而回顧侯孝賢時代的「悲情城市」、「戀戀風塵」,楊德昌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再本土不過的題材,拍出令國際影壇驚艷的作品;兩相對照,電影人的藝術追求和專業表現的企圖心大有高下之別,可受公評。當然不能只用一句「口味差異」,就將用納稅人錢補貼商業片應有的功過檢討一筆帶過。
「文創」的招牌用到今天,已到了該向內深究文化創意應有的素質底線的時候。尤其,政府對符合六大新興產業項目投入鉅資補助,國片輔導金的爭議反映的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文創要想走出一條大路,想像力儘可無邊無界,但創造力還得要能跨過專業門檻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