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7 23:44:09小晶

【閱讀書訊】愛書就要自己來

愛書就要自己來

【陳姿羽/報導】

在越來越多六年級人物承接家族企業重擔,出版界第二代也逐步出線,或已接棒,或逐漸承擔大任,或進入這行見習,他們的家族出版社有的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有的更超過五十年。他們在曾經銷售輝煌的出版黃金年代成長,而今同步變動。


皇冠平雲:愛書,心甘情願入行

童年回憶有長輩在颱風後淹水時於書倉庫搶救書的畫面,皇冠副社長平雲說自己從小愛書,念大學時在圖書館到處找珍本、祕本,因此進入這行是心甘情願,不是被父親平鑫濤迫出來的。

念歷史研究所時期,平雲進入皇冠幫忙看稿、潤槁、寫新書介紹等。當時正逢解嚴前後出版轉型期,企畫開始吃重,因此他嘗試規劃新路線。因為看到文學書市場衰退而著急,沒想到簽了一大套中國旅遊書、政論書,都成了他錯誤的寶貴經驗。在這行的學習,他說個性熱情浪漫的父親是最好的諮商者,至今仍是皇冠的三軍統帥,冷靜的平雲自覺是參謀總長,兩人彼此互補。

在皇冠近二十年、主掌出版事宜十五年,平雲從負責編務、做組織改造、建立責任編輯制、當出版部主編、成立企畫部、參與業務,以至於進入決策圈,他說學得還不夠。最喜歡的仍是參與書的編務,做「向達倫大冒險」讓他很有成就感。至於銷售量,他說不是主要考量,好比「哈利波特」是基於對同事尊敬作家而出,「出版的善意導致好的結果」,大賣自是讓他們喜出望外的。



希代朱凱蕾:共存,從童工做起

六十年次的希代發行人朱凱蕾和希代出版同年誕生,因此名字差點叫「朱希代」,「有『希』望的下一『代』」。笑說自己幼時是童工,從小在公司跑上跑下總想幫忙。上大學後,父親朱寶龍建議可以考慮接公司的事,等她拿到美國MBA返國,便進入希代,至今七年多。說到「貪玩」的爸爸,她稱自己「被騙了」,哪是當初父親所說不喜歡這行可以離開,因為有了責任和對同事的情感,讓她在這行拿捏理想和市場的分寸,對進入這行則覺得幸運。

在希代前兩年做企畫編輯,父親階段性交班,這一兩年才正式接掌希代。朱凱蕾這幾年運用MBA專業,在原有的羅曼史、文學書系,另開發非文學書,好比理財、行銷、漫畫歷史、育兒等。過程中也有失敗的經驗,不管是選錯書或開錯路線,都會讓她事後仔細探究環節。她說父親白手起家,因此她接掌希代不是抱著闊少爺大小姐的心態,畢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現在有個一歲多的兒子,讓她推育兒書時,現身說法外,有「教育是國家根本」的理念,贈書以教育書最多。年紀輕輕的她,在看到其他為人父母的笑臉時,最快樂!



九歌蔡澤松:出版,良心事業

做過廣告人的蔡澤松,原以為出版和廣告業一樣活潑,入行後才發覺父親蔡文甫這代出版人有相當濃厚的文人色彩。原念大眾傳播,她體會現在的出版已經導入商業管理色彩,仍從出版最基層的搬書、查書、整理回頭書、行政、會計等各部門學起,最後到編輯部,現在是九歌副社長及天培發行人,參與決策,包括規劃新書系、決定新書重點等。

本想改掉舊東西,蔡澤松在看過新舊版本的電影《國王與我》後,驚覺新不如舊,因此決定要保留固有的資產,協調之道是將之微調成符合現在讀者的需要。傳承父親的觀念,她認為出版是良心事業,堅持要出好書,雖有很多機會可出暢銷書,但品質不好,就不考慮。

碰到退書多時感到挫折,從小家中有許多作家一起吃飯的蔡澤松,聽聞那個「印書像印鈔票」的年代,知道時代變化是必然,在這競爭的出版市場,她說:「一本好書只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也就值得了!」



洪範葉雲平:書製作人,堅持夢想

曾在《派司音樂雜誌》擔任主編、近兩年在洪範擔任「以後」系列編輯的葉雲平,未曾因為在自家出版社工作而放棄辦一份音樂雜誌的夢想。他說:「想要達到很高的品質,因此會利用在洪範學到的經驗。」

曾想擴大行銷,到目前堅持在原有路線加以精緻化,葉雲平說,這是因為體認到洪範的體質和人力難以追上大出版社,因此堅持文學和文字外,他希望做到外在設計等更精美,把自家書做成手工藝品等級。

目前的工作以父親葉步榮為主,民國六十年次的葉雲平參與過發行事務、做編輯,以及任何需要幫忙的雜事。過去洪範協助作者完成書的後製,但他常跟作者開玩笑說自己是書製作人,就像唱片製作人,和作者討論內容,可以參與更多,這是他與父親不同之處。



林白林竺霓:走出上一代的路

生於一九六九年的林竺霓,在二十四歲那年,即接掌林白出版,成為最年輕的發行人。關於出版接班的世代譜系,因為與父親林佛兒的官司沸沸揚揚,和其他出版同業走的路便十分不同,林竺霓後來自母親張貴美手上接下林白,也和母親自創狗屋出版社。她在美國攻讀攝影學士及寫作碩士,也擁有其他出版第二代不一樣的身分││作家,以筆名Miloko出了兩本書《找不到我的朋友》及《Margaret的一九九七》,Miloko自言:「總是愛上異性戀女子,一個拉子在網絡不流行的年代裡,怎能不孤單。」

其他第二代參與的出版社,如爾雅明年將滿三十歲,發行人隱地的女兒柯書湘亦和父親一起為出版好書打拚。至於剛過五十歲的三民書局,由於董事長劉振強去年經歷一場病,原本無意出版的兒子劉仲傑,回國伺病,目睹父親對文化事業的執著,一番掙扎後,留了下來,現在待在父親身邊「見習」。

出版社或有規模大小與歷史深淺,但堅持理想就最大。出版接班,體會好書價值,承接夢想,接寫父輩歷史,這樣的文化傳統,才是人們樂見。

【2004/05/16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