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5 11:44:08小晶

【新鮮觀點】詩人易逝?美國學者研究報告如是說

詩人易逝?美國學者研究報告如是說

◎施清真(舊金山傳真)  (中國時報開卷版20040510)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優美的詩句流露一派瀟灑,卻也帶著些許感傷。根據美國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所有文字工作者中,詩人的平均壽命最短,詩人是否為此感傷呢?

加州州立大學聖博迪諾分校「學習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考夫曼 (James Kaufman) 最近以北美、中國、土耳其和東歐四個地區1987位文學家為樣本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詩人的平均壽命為62.2歲,相較於劇作家、小說家、及非文學類作家,詩人在世的時間最短,心理狀況也最不穩定。考夫曼認為詩人之所以較其他文字工作者早逝,部分肇因於創作過程孤寂,以及詩人的自毀傾向。考夫曼還發現在所有地區的詩人中,女詩人的心靈尤其脆弱,也更容易走上絕路,他將此稱為「普拉絲效應」(普拉絲是知名的美國女詩人,1963年自殺時才30歲)。

儘管學者及一般大眾認為考夫曼的研究相當有趣,詩人們卻頗不以為然。今年度普立茲詩作獎得主法朗茲.萊特 (Franz Wright) 患有嚴重躁鬱症,也曾酗酒嗑藥,但他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創作無關心理狀況,美國大眾不重視詩作,或許才是詩人鬱悶的主因。考夫曼也表示,雖然研究結果顯示詩人比較短命,但並不表示大家應該放棄寫詩。誠如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心理系教授James W. Pennebaker所言,創作延續了詩人的生命,少了這股動力,詩人們說不定更早撒手離開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