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7 02:58:51coldesire
陳順築的逝去和家庭的親密關係
TIVAC十週年 陳順築特展
日期:4/5(日)- 4/29(三)
這位自稱對學生都是毒舌派卻被學生匿稱為"大頭老師"的藝術創作者
在一邊喝啤酒一邊和阮慶岳(作家、建築師、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主任)開座談的當下
在嘻笑怒罵和帶些自我嘲諷之中的過程裡
邊抱怨教書教到說瞎米研究所學生 上課都不來 交作品更@$!@$!@#===>後果就是...(老師看學生成績執行的權利)
邊一直嫌說想辭職不當老師...(因為老婆經商賺的還不錯....)
但因為作品賣座不太好...只能走精品路線....(有行情沒市場 但每年還賣得掉幾幅....)
要不要辭掉教職可能還要考慮一下...
他一直被認為是位很有個性的藝術創作者(不只是攝影...)
雖然作品中一直存在著一種逝去的氛圍(來自逝者的影像-表徵)但卻又藉由這樣的表達產生了一種連結性(逝者-他/逝去的情景-未及的參與)
可能因為剛好在掃墓的日子中 加上他的表現
自然而然會讓我想到一種類似慎終追遠 及一種想去表達和影中人物的親密關係連結-描述關係/投射因為當時不在場卻想參與其中的一個概念
可能也來自於他自身到一定年紀後 遠離家庭求學 求職的一種經驗聯結(個人-家庭/家庭活動-個人存在)
猛一看會覺得有種灰色的表現方式(死亡的虛無) 但卻有一種想做或是想成為但是卻不能做到的想法(藉由老照片所形成的一種欲念投射)
這是我在國內少見的一種表達個人-家庭關係的一種情感表達(尤其是男性創作者)
不過卻在講座中聽到他對某位李性影評人居然對他過去創作中出現的男性角色影像所提出的理論-「陽具崇拜」!
Orz...隨隨便便拿個精神分析的名詞就冠上批判..坦白說對於收過心理學訓練的學生觀點都可以將這項定義推翻~
那...拿自己的女性長輩來做創作的話不就是-「戀母情結」(那拿比自己小的不就「戀童症!?」==>警察好像會抓喔!)
anyway....
這是個頗有個性的特展 錯過的話 只能藉由一些書面資料來看嚕
不過有機會看展還是盡可能看原作了
當一個影像大到一定程度時 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了一種無可逃避的存在感(這點也反應在售價上就是...)
p.s.順帶一提
聽說澎湖一個紀念蔣公銅像下的字..其實是他爸拿他國小四年級的毛筆字去刻的...XD...
另外他開展茶會都吃的不錯...有機會可以去看看...認真吃倒是 XD..
日期:4/5(日)- 4/29(三)
這位自稱對學生都是毒舌派卻被學生匿稱為"大頭老師"的藝術創作者
在一邊喝啤酒一邊和阮慶岳(作家、建築師、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主任)開座談的當下
在嘻笑怒罵和帶些自我嘲諷之中的過程裡
邊抱怨教書教到說瞎米研究所學生 上課都不來 交作品更@$!@$!@#===>後果就是...(老師看學生成績執行的權利)
邊一直嫌說想辭職不當老師...(因為老婆經商賺的還不錯....)
但因為作品賣座不太好...只能走精品路線....(有行情沒市場 但每年還賣得掉幾幅....)
要不要辭掉教職可能還要考慮一下...
他一直被認為是位很有個性的藝術創作者(不只是攝影...)
雖然作品中一直存在著一種逝去的氛圍(來自逝者的影像-表徵)但卻又藉由這樣的表達產生了一種連結性(逝者-他/逝去的情景-未及的參與)
可能因為剛好在掃墓的日子中 加上他的表現
自然而然會讓我想到一種類似慎終追遠 及一種想去表達和影中人物的親密關係連結-描述關係/投射因為當時不在場卻想參與其中的一個概念
可能也來自於他自身到一定年紀後 遠離家庭求學 求職的一種經驗聯結(個人-家庭/家庭活動-個人存在)
猛一看會覺得有種灰色的表現方式(死亡的虛無) 但卻有一種想做或是想成為但是卻不能做到的想法(藉由老照片所形成的一種欲念投射)
這是我在國內少見的一種表達個人-家庭關係的一種情感表達(尤其是男性創作者)
不過卻在講座中聽到他對某位李性影評人居然對他過去創作中出現的男性角色影像所提出的理論-「陽具崇拜」!
Orz...隨隨便便拿個精神分析的名詞就冠上批判..坦白說對於收過心理學訓練的學生觀點都可以將這項定義推翻~
那...拿自己的女性長輩來做創作的話不就是-「戀母情結」(那拿比自己小的不就「戀童症!?」==>警察好像會抓喔!)
anyway....
這是個頗有個性的特展 錯過的話 只能藉由一些書面資料來看嚕
不過有機會看展還是盡可能看原作了
當一個影像大到一定程度時 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了一種無可逃避的存在感(這點也反應在售價上就是...)
p.s.順帶一提
聽說澎湖一個紀念蔣公銅像下的字..其實是他爸拿他國小四年級的毛筆字去刻的...XD...
另外他開展茶會都吃的不錯...有機會可以去看看...認真吃倒是 XD..
TIVAC十週年 陳順築-返照與迴光特展
日期:4/5(日)- 4/29(三)
開幕:4/5(日)、14:30
座談:記憶的迷宮之旅
阮慶岳 (作家、建築師、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主任)
陳順築 (影像藝術家)
4/18(六)、14:30 - 16:30
地點: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台北市遼寧街45巷29號1樓
tivac@ms28.hinet.net
開放:週二 - 週日、12:00 - 18:00
電話:02 - 2773 3347
傳真:02 - 2773 8779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走過十個年頭,超過一百場次的影像傳接與激盪,終於踱
到一個特殊又清晰的位置,在重新整步出發的同時,TIVAC邀請了當代影像藝術家陳順
築舉辦個展,他從早期的攝影直觀到影像複合媒材及裝置,不斷反芻家族形影記憶,多
樣思辯的形式,隨著時光流變,回應著對時代的自覺和信心,也間接展現TIVAC十年如
一日,持「家」守成,堅續行進的相同理念。
展覽選取了陳順築三組系列代表作:二零零三年〈四季遊蹤〉系列、二零零一年和一九
九八年〈族譜! 肖像〉系列以及一九九六年〈家庭風景〉連作,這些作品由微觀的私語自
傳,串連幾種具體的形式技法,跨域交融為影像複語:
(一)老照片的挪用(Appropriation)再現。放大家族不經意的生活快拍(Snapshot
Aesthetic),以舊底片所產生的斑駁糢糊或唐突反差,讓「壞」照片提示自身異像變
成公眾訊息。
(二)磁磚的並置與錯置。幾種燒製的影像磁磚,內嵌在挖空裱褙的照片,拼組成立體淺
浮雕,層層互為表裡對應入畫,外顯諸多溢於言表的現實與記憶,而部分純磁磚,以現
成物(Ready-Made)整飾在作品邊框,這類材料在物質不發達的年代,充斥每個家庭的
浴室、廁所、甚至廚房,形成一種特殊的溫情印記,隨著物換星移,這些負載時空的符
碼,看似在作品解讀的邊緣,事實上有著身歷其境的真切。
(三)複合媒材裝置形式。作品多數以雕塑組件式的內化空間,交織照片和物件,是陳順
築照片∕看見,觀念∕發現的複合探索,有時因地制宜的結合室內環境,把自身的記憶
情事對位外在空間,活化為他人的現世經驗。
個展以〈返照與迴光〉為名,揭示了陳順築和TIVAC的兩種角度,穿過記憶的聚合,鏡
像與情感對望? A對陳順築而言,照片化暗為明的「借」與物件的「用」,移情拆解新
釋,? 蓁伬茪H幸福時光的缺口,也演化他者家庭言簡意賅的生命觀照,而TIVAC十年寫
不盡的風起雲湧,似水年華的影像明滅,此刻回返歷程,照見迂迴流連的藝術微光,這
些由影像連綴的線性網絡,瞻前顧後的深探影繪一個歷史,也是隱伏在夢境之上的長年
詠嘆。
陳順築,1963年出生,原籍台灣澎湖,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現職德霖技術學院營
建科技系專任副教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曾任國立台中教育大
學、東海大學美術系所兼任副教授。目前工作與居住在台北。
九O年代初以「攝影」作為創作的主體語言,結合裝置和環境,陸續發表自傳式家族經
驗的〈家族黑盒子〉、〈集會.家庭遊行〉、〈花懺〉、〈四季遊蹤〉、〈家宅-四乘
五立方〉等系列作品。九五年曾獲第一屆台北美術獎,為台灣早期開創新影像與代表性
藝術家之一。
曾參加的國際展有〈亞洲人的視野:躍動的亞洲〉日本東京都寫真美術館1996、〈台
灣:今日藝術〉柏林世界文化館&德國巡迴展1996-1997、〈你說.我聽〉法國碧松當
代藝術中心&台北巿立美術館1998、〈蛻變與突破:華人新藝術展〉舊金山現代美術
館、美國、墨西哥、澳洲! 、紐西蘭巡迴展1998-2000、〈溝通–希望的迴路:福岡三年
展〉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1999、〈人+間:韓國光州雙年展〉1999、〈隱匿的境界:變
異的亞洲藝術〉東京宇都宮美術館&日本巡迴展2000、〈暫停:韓國光州雙年展〉
2002、〈幻影天堂:中華攝影展〉布拉格國家畫廊& 奧地利2003、〈影像生存:上海雙
年展〉2004、〈漲潮〉法國第厄普市2005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山西2008
日期:4/5(日)- 4/29(三)
開幕:4/5(日)、14:30
座談:記憶的迷宮之旅
阮慶岳 (作家、建築師、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主任)
陳順築 (影像藝術家)
4/18(六)、14:30 - 16:30
地點: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台北市遼寧街45巷29號1樓
tivac@ms28.hinet.net
開放:週二 - 週日、12:00 - 18:00
電話:02 - 2773 3347
傳真:02 - 2773 8779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走過十個年頭,超過一百場次的影像傳接與激盪,終於踱
到一個特殊又清晰的位置,在重新整步出發的同時,TIVAC邀請了當代影像藝術家陳順
築舉辦個展,他從早期的攝影直觀到影像複合媒材及裝置,不斷反芻家族形影記憶,多
樣思辯的形式,隨著時光流變,回應著對時代的自覺和信心,也間接展現TIVAC十年如
一日,持「家」守成,堅續行進的相同理念。
展覽選取了陳順築三組系列代表作:二零零三年〈四季遊蹤〉系列、二零零一年和一九
九八年〈族譜! 肖像〉系列以及一九九六年〈家庭風景〉連作,這些作品由微觀的私語自
傳,串連幾種具體的形式技法,跨域交融為影像複語:
(一)老照片的挪用(Appropriation)再現。放大家族不經意的生活快拍(Snapshot
Aesthetic),以舊底片所產生的斑駁糢糊或唐突反差,讓「壞」照片提示自身異像變
成公眾訊息。
(二)磁磚的並置與錯置。幾種燒製的影像磁磚,內嵌在挖空裱褙的照片,拼組成立體淺
浮雕,層層互為表裡對應入畫,外顯諸多溢於言表的現實與記憶,而部分純磁磚,以現
成物(Ready-Made)整飾在作品邊框,這類材料在物質不發達的年代,充斥每個家庭的
浴室、廁所、甚至廚房,形成一種特殊的溫情印記,隨著物換星移,這些負載時空的符
碼,看似在作品解讀的邊緣,事實上有著身歷其境的真切。
(三)複合媒材裝置形式。作品多數以雕塑組件式的內化空間,交織照片和物件,是陳順
築照片∕看見,觀念∕發現的複合探索,有時因地制宜的結合室內環境,把自身的記憶
情事對位外在空間,活化為他人的現世經驗。
個展以〈返照與迴光〉為名,揭示了陳順築和TIVAC的兩種角度,穿過記憶的聚合,鏡
像與情感對望? A對陳順築而言,照片化暗為明的「借」與物件的「用」,移情拆解新
釋,? 蓁伬茪H幸福時光的缺口,也演化他者家庭言簡意賅的生命觀照,而TIVAC十年寫
不盡的風起雲湧,似水年華的影像明滅,此刻回返歷程,照見迂迴流連的藝術微光,這
些由影像連綴的線性網絡,瞻前顧後的深探影繪一個歷史,也是隱伏在夢境之上的長年
詠嘆。
陳順築,1963年出生,原籍台灣澎湖,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現職德霖技術學院營
建科技系專任副教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曾任國立台中教育大
學、東海大學美術系所兼任副教授。目前工作與居住在台北。
九O年代初以「攝影」作為創作的主體語言,結合裝置和環境,陸續發表自傳式家族經
驗的〈家族黑盒子〉、〈集會.家庭遊行〉、〈花懺〉、〈四季遊蹤〉、〈家宅-四乘
五立方〉等系列作品。九五年曾獲第一屆台北美術獎,為台灣早期開創新影像與代表性
藝術家之一。
曾參加的國際展有〈亞洲人的視野:躍動的亞洲〉日本東京都寫真美術館1996、〈台
灣:今日藝術〉柏林世界文化館&德國巡迴展1996-1997、〈你說.我聽〉法國碧松當
代藝術中心&台北巿立美術館1998、〈蛻變與突破:華人新藝術展〉舊金山現代美術
館、美國、墨西哥、澳洲! 、紐西蘭巡迴展1998-2000、〈溝通–希望的迴路:福岡三年
展〉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1999、〈人+間:韓國光州雙年展〉1999、〈隱匿的境界:變
異的亞洲藝術〉東京宇都宮美術館&日本巡迴展2000、〈暫停:韓國光州雙年展〉
2002、〈幻影天堂:中華攝影展〉布拉格國家畫廊& 奧地利2003、〈影像生存:上海雙
年展〉2004、〈漲潮〉法國第厄普市2005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山西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