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4 17:35:23coldbean

靜活

原載於野葡萄文學誌一月號


關於都市生活與飲食風格,以致於性愛和醫療體系,「慢活」與諸多新都市主義發展計畫的推展人們,啟蒙於早年荷蘭Woonerf生活街道,當然也還有更實際的「譚崔性愛」,Superslow慢速舉重運動,和慢食主義風格。這些,在生活型態暢銷書「慢活」一書裡,作者用既具記者評析口吻與同時深受感動的文筆描繪,讓多人對於簡約生活有了更多的想像。

我在閱讀此書時,不停想到把「欲速則不達」設為某個前提跟把「快速即是好」一樣都是很「原則型態」的東施效顰。當然事實證明,慢活可以達到的身心協調,與現代快速都市化的負面效應可以有所相抵平衡──但更多時候,是不是lifestyle態度本身凌駕了真實的對於「生活」本身的認知觀感?

簡約主義,或者說所謂Minimalism是不是正在成為一種主流?或者是現象,或者是流行?

「那天我看到某節目訪問一位最近很暢銷的數位生活風潮作家,提到台北正走向一個Minimal的概念流行,包括I-Pod的出現,可以把音色成為一種調色盤,創造自己的Minimal。但是,我覺得聽覺的Minimal似乎不是很容易成為比方說,衣物食品等等的,流行風潮。」某天,我跟某唱片文化公司的老闆A,在他的辦公室聊起了這個話題。

然後,我們想起了某N開頭手機廠牌最新的商用超高檔手機。其廣告與產品本身的設計感,都走向極微,流暢的路線,「那個廣告音樂其實就是坂本龍一跟Alva Noto的合作作品。類似的東西。」

坂本龍一跟德國電子樂手Alva Noto在上次合作Vrioon專輯後,幾乎可以說是造成當時Minimal樂界的震撼與標竿──幾乎跳脫了純粹聲響實驗或者早年初期極簡主義音樂承襲新浪漫樂派的影響,遊走在越簡單越縝密的旋律與越簡約越嘈雜的分水嶺上,不僅成為德國最重要實驗廠牌Raster-Noton繼池田亮司系列作品後的鎮廠經典,同時也被The Wire雜誌選為年度電子音樂專輯。

那是一張無可取代的優美旋律性,卻極微到底的「聲響」作品。甚至不能說那是「音樂」或者「實驗電子」,它對於聲響的開展,造成了曖曖內含光的影響。

那是真正的靜,真正的慢,真正的耳際Minimal。徹徹底底。

真的無可取代。直到今年,他倆再次攜手,打造出另一張與Vrioon足可相提並論的重要標竿作品──Insen。對於極微音樂愛好者而言,這就像是經典續集電影般,不僅非收藏不可,光是興奮之情就已經讓Raster Noton再次成就年度指標。

而當看見,聽見坂本龍一為N開頭黑色Minimal概念手機後,回頭再聽Vrioon與Insen,會發現,耳際的Minimal與生活型態中所謂「簡約」「慢活」的差異感在於,能否在聲音中找到自己對應於其中的位置。

聲響,無所不在。它未必是音樂,但它就是音樂。而在科技日益發達,都市生活越見多樣的時代裡,「聲響」的概念,能不能夠「成為」,能不能發揮影響,或者說提醒著人們,真正的Minimal,在耳朵裡跟在穿著上,在做瑜珈或者吃懷石料理是不同的事情。

提醒。因為,聲響是一直在的。就像必須飲食,必須穿著,必須運動與生活在城市裡。但是,如何讓習慣於「旋律化」的「音樂」的人們,能夠發現聲響本身的可能性與美好,而非直接感覺冷僻與不可親近。對於極微音樂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時機,卻也是最容易被誤解的時機。

從菲利浦葛拉斯,泰德萊里與史帝夫瑞區等人以來,Minimal音樂從一種受到現代古典音樂新浪漫主義「標題音樂」影響,以及從編曲本身出發,再顛覆古典音樂編曲本身,用反複性與基調層疊坐出深刻的靜態微模經典以來,直到經歷電子音樂興起,「後搖滾」等種種變種,「真的要說是不是Minimal已經被某些聽眾接受,其實太廣了,是的,後搖滾,IDM合成樂器,甚至ECM的東西,這些都有成份在其中──可是如果真的是Raster-Noton或12K那樣廠牌的東西,真正徹底的hardcore minimal,它的被認識程度能有多高?」

A說得很好。其實仔細去聽Insen,會發現(都可以成為廣告配樂了!)那並沒有這麼難以被接受。或許,的確某些樂手的「實驗性」和在樂器的分析度上高得讓人望而生畏。但像Insen這樣的作品,坂本龍一與Alva Noto這樣的合作,或許真的值得讓,比方說M開頭的日系廠牌來合作。

我們走進許多極簡的店家。會發現他們的音樂還是在「弛放」的主題下前進。但極簡本身,就不單只是弛放。聲響可以是chill out,但聲響本身的Minimal,絕對是不能被忽略的。靜,慢,活,聲響………

而如果科技真的可以做些什麼,比方說,透過現在多到驚人的科技合成器材來構成自己的極微,自己的態度與旋律,那麼對應於Minimal的樣貌就不僅是去認識並消費,去仰慕與崇拜而已。聲音就可以是自己。幾個月前,本地S廠牌負責人H在辦公室拿了一張唱片給我聽,「這個人,十七歲。」那是一張非常好的Minimal唱片,且不失本質的旋律層次感,很難想像他是怎麼在這樣的年紀就可以運用這些器材,調色出自己的概念與格局。「所以,現在有那麼多的器材,有電腦軟體,你真的可以就坐在家裡,做出自己想要的聲響,讓它成為自己。」

這個年輕人叫做Khonner。他的唱片讓我更相信一件事情。我們可以輕易透過消費去達到一個裝飾般的極簡樣態,但在聲響裡,我們週遭與科技,都還可以有著更多。

「慢活」裡沒有寫到這個部份。真是可惜。「緩慢就是美」──如果是前提,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尤其在耳際裡。


推薦唱片

Khonner/Handwriting(默契音樂)
這絕對是目前我們的世代裡,最不得不矚目與期待的年輕樂手。我們聽見的不僅不像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男孩做出的完熟專輯,更是一張不管他的年齡幾歲都聽得見獨創/幽微/大器而毫無造作匠氣的作品。那些口白與漂浮的電音感或許不是獨一僅有的創舉,卻一舉定下了科技器樂「時勢造英雄」的真正指標。

Alva Noto+Ryuichi Sakamoto/Insen (節點文化)
拿浪漫愛情電影來比喻,那麼此二大師級人物的從Vrioon到Insen的再次合作,就像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拿黑幫電影來比喻,就像教父拍了第二集。年度最優美的Minimal專輯,它的延展/啟發程度已經是再次寫經典的過程。

延伸閱讀

慢活(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