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5 14:11:31coastline

關於聲音的思考-納沙泰爾民族學博物館

早晨雷雨

搭車從法國的Besancon到瑞士Neuchatel

沿途經過如詩如畫的鄉村風景


到納沙泰爾後轉公車


目的地:Musée d'ethnographie de Neuchâtel(納沙泰爾民族學博物館)

→博物館的接待櫃台

此博物館位於法國與瑞士邊境的城市Neuchâtel
提供簡單餐點的Café


納沙泰爾民族學博物館1904年由私人捐贈給政府,條件是政府必須將此建築規劃為民族學博物館,目前博物館的經費由瑞士政府預算挹注,據館長表示這裡的經費是比一般私人博物館還要充裕,因此得以規劃概念較新的、與傳統博物館不同的展覽。

 →右方是納沙泰爾民族學博物館現任館長

本次館長特地請策展《Bruits》(Noice)展覽(from 2 octobre 2010 to 15 septembre 2011)的策展人為我們導覽。


展覽的主題意象海報

 

聲音是什麼?

當我們踏進第一展間時,地上鋪滿了碎貝殼,被我們踩的貝殼發出嘶嘶酥酥的聲音,充滿著整個空間。我們周遭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聲響,而我們卻因習慣而充耳不聞。  

人類常拿起貝殼,想要聽見風在貝殼裡形成的類似海浪的聲音,或是利用貝殼來製作可以發出聲音的樂器。

貝殼是有形的,而聲音是無形的。

策展人認為UNESCO將文化資產劃分為有形文化資產(物質文化遺產)或無形文化資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本質上是荒謬的,因為兩者是一體之兩面,喪失任一何面,另一面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第二展間有許多木板踏墊,有寫字的踏墊被觸動後,會發出音樂或話語,當我們一群人踏到上面時,發出各種旋律與話語,展間變得非常吵雜。巴哈認為具有調性的旋律才叫做音樂,而今音樂與噪音的界線已越來越模糊,被放在搖滾音樂裡面的摔門聲,算不算音樂的一部分?摔門聲本身是否因為出現在這段音樂裡面而也可以定義為音樂?

 

對某人來說是天籟的音樂,對另一個人來說卻可能是噪音,或是許多音樂一起發聲的時候,也變成了噪音,音樂或噪音,只是人的價值判斷。

在上個世紀初期時,西方音樂家認為西洋古典樂市有結構、有調性的,其他異國音樂則散亂無章,不能稱為成熟藝術發展的結果,但事實是如此嗎?還是只是西方人不懂其他國家音樂的結構,以至於後來都把西方流行音樂以外的各種音樂胡亂的統稱為「世界音樂」,這是誰的世界?以誰為中心?由誰來定義的?

西方的聲樂是用人類的聲音來追求極致的完美,必須不斷練習發聲,把自己的聲音鍛鍊成一種樂器,美聲是西方聲樂的價值觀。那沙啞的阿姆斯壯的黑人jazz,難道就是低俗、無經修飾且粗鄙的嗎?今日爵士樂於各國流行且繼續感動人類的情感,難道這不是一種美?

 

第三展間

在各類學術領域,如物理學、天文學、歷史方面具有跨時代貢獻者,他們的關鍵思想、話語,透過這個銀色管子播放出來,口徑處則印有他們的照片。

音樂是自然的發展結果,當學者定義了某一個時期的音樂,那個時期的音樂就被固定住了,音樂繼續演變,學者卻生氣的跳出來說,XX主義的音樂不是這樣的,你們亂來!不懂音樂!這樣的責怪正違背了音樂的本質。

 

 
人類學家企圖透過各式各樣的搶救工作來記錄頻臨失傳的音樂及樂器,並為了這樣的工作發明了各式各樣的錄音機器、錄音載體,紀錄的工具越來越多樣,資料、照片、訪談紀錄、錄音帶等等龐大的資訊,讓人類學家變成了檔案學家,因為他們必須要管理這些被記錄下來各式各樣的檔案。

 

 
當你試圖保留下古老的音樂時,那些紀錄下來的檔案,雖然被保存下來,但是同時也因為被定義、被框製,而無法繼續演進下去,就像文化被丟進時間靜止的雪球裡,或是將食物丟到冷凍庫裡,企圖將新鮮的東西凍存起來,並且期望它永遠保持原狀。

 

 
傳統博物館裡面展示著某些已經無人曉得如何彈奏的古樂器,我們保留了有形的物件(樂器)卻遺失了最重要的無形聲音(彈奏),這樣文本已經被切割的物件,不能算是一種完整保存。

 

 
↑人類學家想了各種方法來凍結文化。隨著溫度越來越低,影片中跳舞的男女動作越來越慢... 


與博物館相異,其實音樂節才是一種活的保存音樂的場域,人們從這裡聽取各式各樣正在發生、演變、創作中的音樂,並且將這些旋律帶回去激發各式各樣的創新點子,而打著保存文化資產旗幟的博物館,卻是完全被這些活動切割在外的。

某些學者認為現代文明會摧毀傳統音樂。在歐洲曾舉辦世界民族音樂節,希望請各國傳統樂器演奏者帶自己喜歡的音樂來音樂節,結果他們也喜歡搖滾、爵士或其他流行音樂,這與學者所期待聽到的音樂可是大不相同的。事實上,有許多人正用許多傳統的樂器創造新的音樂,學者們罵他們忘本,沒有擔負傳統的肩膀與使命感,但是我們能要求這些人餓著肚子彈奏根本已經沒有市場的傳統旋律,而禁止他們在現代社會裡面用傳統樂器創造現代的音樂以求果腹嗎?究竟誰才是傳統音樂的扼殺者?

模仿音樂節現場的展間某個小電視,為了我們台灣人的造訪,特別選了一段閃靈的音樂播放,策展人說歐洲的公部門最害怕這種音樂了,但是這種音樂在台灣卻能被廣泛接受,閃靈樂團是老牌的台灣重金屬樂團,也使用某些傳統樂器創作,在這裡也不禁佩服策展人的用心與巧思。

  


今日我們從各種管道下載音樂來聆聽,但是這些大公司卻指出我們這些下載音樂的人是海盜,是害死音樂的兇手。

關於著作財產權,有些本質上的荒謬現象,A創作者寫了一首歌,這首歌並未公開發表過,在他死後,某樂團偶然間聽到這首歌,受到啟發,並拿這首歌的旋律放在他們的專輯中,結果這首由樂團改編的音樂大受歡迎,這首歌被類似雀巢這樣的大公司買來當作廣告歌曲,現在雀巢說他們擁有這首歌的著作權,任何一個從網路上下載這首歌的人,都是犯罪。請問,這首歌的著作財產權,究竟是屬於誰的?

只要是人都有想要記錄聲音、收集聲音的慾望,我們可以好好的將傳統音樂加以紀錄並保存,但是不能要求所有的演奏者都演奏傳統的樂器、傳統的旋律,這樣是一種文化霸凌,反而讓音樂窒息。再者,文化自有其週期、汰換更新,這樣的文化才是流動的,有生氣的,一味的想保留所有一切曾經發生過的聲音,那麼世界將會被這些舊有的紀錄給覆蓋住,而壓縮了新聲音發聲的空間及時間。

 


這個展覽只是三個概念展中的第一個展覽,2011年9月會換上新的概念展,這三個概念展彼此互相連結,雖不能親臨現場,但網站http://www.men.ch/bruits上有詳盡的訊息及展覽概念闡述,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追蹤。

 

回程的路上,雨過天晴,臨湖小鎮出現美麗的彩虹。

(悄悄話) 2011-07-09 14:38:14
HIPPIWEI 2011-07-08 09:43:37

炫耀文,哭哭

版主回應
久久炫耀一次嘛~~ 2011-07-10 22:16:23
flycloud123 2011-07-06 01:23:53

妳寫得好好看喔。

版主回應
謝謝你:) 2011-07-06 23: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