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4 20:04:58藍衛兵
認同認同 過度利用… 王宏仁
2004-05-12╱聯合報╱第15版╱民意論壇╱王宏仁∕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助理(台北市
近日來台灣社會對於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族群問題有所辯論,筆者以在英國及北愛爾蘭所見,提供大家一些參考。
北愛爾蘭政壇主要由親英國派、中間溫和派,以及主張北愛爾蘭聯合愛爾蘭共和國重新組成一個國家的激進派組成。目前雖是由主張與英國和平共存的中間溫和派掌握地方執政權,但仍與主張脫離英國統治、強調愛爾蘭完全自治甚至獨立的其它黨派組成聯合政府,主要原因在於:不論從歷史淵源、宗教、生活習慣、地理環境、語言等,北愛爾蘭人都可清楚地與其他英國人區分。
當然,不只是北愛爾蘭有如此現象,如果有機會和蘇格蘭、威爾斯當地居民接觸,便可以體會到,當地居民通常會以該地作為第一個主要認同,其次才可能是認同大英帝國。從此來看,國家認同可能是低於族群問題層次的一個問題,甚至族群問題往往是以國家認同的方式來處理,導致族群問題與國族認同形成一種相互建構、認同的主觀結構。
如果國家認同可以不以等同於族群問題的方式來看待,則北愛爾蘭的獨立問題似乎可以化解,因為只要告訴當地的北愛爾蘭人,你們今天對於國家認同歧異的關鍵,其實是在於如何被想像、建構;同樣地,對於大英帝國的認同,也是可以藉由同樣的方式達成,這只是一種選擇和階段的問題,而非一種命定。問題是,學理上可以區分的國家認同與族群問題,不見得在實際生活中可以如此冷血、理性的劃分。
此外,所謂民族主義理論,通常是被學界用來分析那些二次大戰後,許多因為殖民帝國崩解所產生的新興民族國家,其國家認同的建立往往是在國家建立後才產生,並非如歐洲在一六四八年西伐利亞條約後所產生的現代國家,先是有國家的建立、國族認同的確立後,才來解決國內因不同因素所產生的權力分配問題。
台灣社會在歷經日本殖民統治、兩蔣威權政權、國民黨的外來政權論述,一直到現在的民進黨執政,不僅僅是國家政權更替的問題,也夾雜了不少殖民主義情結、省籍問題、甚至國際定位等等錯綜複雜的因素。當這些因素相互糾結、無法輕易劃分之時,筆者擔心的是,當國家領導人以為藉由操作所謂國家認同議題可以達到其選舉利益,或是真以為可以因為主張國族認同的辯論而順道解決族群問題,殊不知,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對「認同」問題的過度利用。
近日來台灣社會對於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族群問題有所辯論,筆者以在英國及北愛爾蘭所見,提供大家一些參考。
北愛爾蘭政壇主要由親英國派、中間溫和派,以及主張北愛爾蘭聯合愛爾蘭共和國重新組成一個國家的激進派組成。目前雖是由主張與英國和平共存的中間溫和派掌握地方執政權,但仍與主張脫離英國統治、強調愛爾蘭完全自治甚至獨立的其它黨派組成聯合政府,主要原因在於:不論從歷史淵源、宗教、生活習慣、地理環境、語言等,北愛爾蘭人都可清楚地與其他英國人區分。
當然,不只是北愛爾蘭有如此現象,如果有機會和蘇格蘭、威爾斯當地居民接觸,便可以體會到,當地居民通常會以該地作為第一個主要認同,其次才可能是認同大英帝國。從此來看,國家認同可能是低於族群問題層次的一個問題,甚至族群問題往往是以國家認同的方式來處理,導致族群問題與國族認同形成一種相互建構、認同的主觀結構。
如果國家認同可以不以等同於族群問題的方式來看待,則北愛爾蘭的獨立問題似乎可以化解,因為只要告訴當地的北愛爾蘭人,你們今天對於國家認同歧異的關鍵,其實是在於如何被想像、建構;同樣地,對於大英帝國的認同,也是可以藉由同樣的方式達成,這只是一種選擇和階段的問題,而非一種命定。問題是,學理上可以區分的國家認同與族群問題,不見得在實際生活中可以如此冷血、理性的劃分。
此外,所謂民族主義理論,通常是被學界用來分析那些二次大戰後,許多因為殖民帝國崩解所產生的新興民族國家,其國家認同的建立往往是在國家建立後才產生,並非如歐洲在一六四八年西伐利亞條約後所產生的現代國家,先是有國家的建立、國族認同的確立後,才來解決國內因不同因素所產生的權力分配問題。
台灣社會在歷經日本殖民統治、兩蔣威權政權、國民黨的外來政權論述,一直到現在的民進黨執政,不僅僅是國家政權更替的問題,也夾雜了不少殖民主義情結、省籍問題、甚至國際定位等等錯綜複雜的因素。當這些因素相互糾結、無法輕易劃分之時,筆者擔心的是,當國家領導人以為藉由操作所謂國家認同議題可以達到其選舉利益,或是真以為可以因為主張國族認同的辯論而順道解決族群問題,殊不知,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對「認同」問題的過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