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6 10:27:05台長
鍾順文講座:「談朗誦詩的藝術」精要
沉浸在詩歌朗誦的領域裡,已經很多年了。有那樣的因緣,是跟寫詩以及熱愛戲劇有關。也因常常在公開非公開場合,應邀朗誦〝六點三十六分〞。並與舞團配合演出。也在學校指導詩歌朗誦社團,甚至擔任全國性大專院校的詩歌朗誦的評審工作,在在的經驗,讓我在創作詩的時候,或創作之餘,思索留意起朗誦相關方面的問題。
朗誦詩有時是經由作者作計畫性的以適合朗誦的方式所書寫出來的詩,像較接近格律的詩或以注音符號四聲中取其一、二聲輕聲的字眼入詩。並且還需要注意字裡行間的節奏性以及長短句所譜出的韻律感,再經過苦心經營,才會成為一首好的朗誦詩。
至於詩歌朗誦則是將詩中的意象以及內涵透過聲帶口腔吟唱或者朗讀出來,至於朗誦的方式很多,呈現出來的聲調也多有不同,看您是選擇怎樣的方式去把它傳頌出去。
詩歌朗誦就是像一位音樂演奏家將作曲家所寫的曲子彈奏出來,當然會因演奏家的體認和見解所詮釋出來的有所不同,詩歌朗誦者也是一樣,會因他對所要朗誦出來的那首詩的理解以及會悟的層次,有不同層次的詮釋。
其實,詩本身就有它文學的舞台,一首詩雖然以文字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但文字中充滿了顏彩和動感,在我們的視覺範圍內作一次合頌的朗誦一般。至於現場的詩歌朗誦者,是再一次的表現出文字內涵的魅力,是屬於再創作的呈現,就像演奏家演奏曲子。
接著我們再探討它比較深入的內層世界,要藉著靈感,包括了靈視靈覺等去尋求它真正的靈魂所在,那是最艱難的工程,或許會因演出者所表現的深淺,或是觀賞者體覺的深淺問題,而影響了靈魂的整體層次。
所以聲音的變化很重要,光影的變化也很重要,生命層次所體現出來的變化更重要。
朗誦者發出的聲音,可以是多樣性,除了抑揚頓挫的注意外,可以呈現很多種聲帶去發音,像男女生的互換,當然也可以類似的口技表現,以迎合需要上的多貌性,更可以以多國的語言去充實表演的豐盛度以及整個呈現出來的詼諧和幽默感。
詩歌朗誦是多樣性、多重性的藝術,我們再看看光的呈現及其影響性,對於一場詩歌朗誦演出的重要性。
詩歌朗誦的起承轉合之變化都需要光去凸顯它,從開場的令人入神的光源最為重要,當然結局的震撼之光更不可忽略,至於朗誦會進行中的銜接以及交換情節的過程都需要光的輔助及凸顯。尤其,明明滅滅的光,足以讓觀賞者之情緒起伏不定,至於波動情緒之大小,端看個人不同的感受,光是詩歌朗誦的前幕引子,也是落幕後再回味的因子。當你從開頭接觸的暗面,再次接觸另一個結束的暗面時,若想有再回味之意念,好像又回到開始的那個暗面,更企盼下一場或是另一場的朗誦會的再生。
然而道具在朗誦會的進行中也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好的道具可以活化整個情節的生動,也可以讓朗誦者所要表現的種種藉以達到淋漓盡致的演出。往往是人體極限外的輔助因子。
接著我們再探討背景音樂、背景舞蹈,以及背景藝術。
背景音樂能使整個詩歌朗誦的節奏感以及情緒有所變化,進行中的快慢以及朗誦者發出聲音的高亢或者低沉,皆可由音樂來搭配,效果會更完美。
至於背景舞蹈,也可以凸顯全程朗誦的律動感,讓整個畫面更鮮活,呈現出很搭調的美感。然而背景美術,不管是靜態或者動態都必須經過完備的佈局和建構,讓全景配得更生動,更天衣無縫。
反正,一場好的詩歌朗誦是必須共生共體,更要團體全力合作的,不能有誰特別搶鏡頭或角色,主配角要很鮮明,才能凸顯出他的特色,主題也是十分重要的。
至於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想要處理一些內外在的問題,必須要先攻心而後發,尤其要突破一切舊有的藩籬,更需要絞盡心思和腦力,那絕對不是一朝半夕所能練就的。
回過來談,一個作品的深度與廣度,不是光靠觀賞者的用心態度,主要在於製作者那嚴謹的態度以及醞釀至完成過程中的用心,往往會將一個好的理念,傳達給用心的觀賞者,如同他在演出一般。(鍾順文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