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6 22:27:05台長
4月30 日第十一場:「原錦之美」 講師 王蜀桂 簡介
王蜀桂,1947年生,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編採科畢業。曾任中華民國測驗協會訪員、港都雙週刊編輯等職。從事報導寫作十餘年,作品經常發表於中國時報寶島版等媒體。擅長挖掘台灣本土住民群像,報導鄉土人物、原住民族上山下海觸角寬廣,在樸實筆鋒揮灑下,不見瑰麗,卻能觸動人心。
他探訪因九二一大地震而受傷的中原天主堂,目睹以織布作壁毯的畫面,加上美籍莊天德神父三十多年前,曾在部落大力推展織布的熱情,因而觸發他為五十年來的原住民織布文化做紀錄的念頭。
在採訪台灣十六個原住民的傳統織布特色,他認為:「平心而論,這些年政府單位,並非不重視原住民的織布文化,根據約略統計:為推廣原住民織布,有關單位(包括文建會、原民會、手工藝中心、勞委會…)至少動用上億台幣,在各地開辦「織布傳習班」,花錢卻不見成果彰顯,原因何在?
我認為,這是根本方向走錯的問題,應該是執行上的偏差。因為承辦人員大多數對織布外行,他們只重視業績,認為只要學織布的原住民婦女多,就代表維繫了傳統文化。為了讓原住民婦女輕鬆學織布,便引進桌上型或西式織機,卻忘了那其實是和傳統脫節的新玩意,更加速傳統織布技藝的式微。
因為政府十多年來,為鼓勵原住民婦女學織布,均侷限在種苧麻、剝麻等瑣碎的事情上,卻沒有將注意力放在織布技藝上,例如:各族群傳統織布花紋的保留、創新等工作。這也是推行織布多年,原住民織布技藝不進反退的原因。
反觀南美印地安馬雅傳統的「司那何羅」(意即紡織之屋),在七0年代成立,目的是搶救保存古老馬雅傳統織布技藝,同時創立新的織法與圖案,並研究找出以失傳的古代紡織圖案與自然染色技術。資深馬雅紡織藝師,指導年輕一代傳統紡織的技術,並開發新圖案與花紋,同時也整合資源,向國外推廣馬雅傳統織布藝術,譬如:出國展覽、研究計畫、建立銷售管道等。
馬雅織布工作坊由馬雅人自行管理,所獲得的利潤除繼續投入研究紡織藝術外,其餘由全體馬雅紡織藝術家共享。這樣的一線生機,也許足供台灣原住民振興傳統織布的參考借鏡。
他著有「敲響生活旋律」、「熱情有勁台灣人」獲高雄市文藝獎,1995年「南島語系的最後知音」獲聯合報報導文學首獎,「讓我們說母語」晨星出版社, 民84[1995]. 「耶穌會生涯五十年─袁國柱神父」1997年 7月 初版、「台灣檳榔四季青」常民文化,台北1999、「台灣原住民傳統織布」晨星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