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06 08:41:01clisland

省思雜記 2005/03/14

本週課程摘要:
a. 選擇教科書和補充教材的評審標準有四項,包含了內容、呈現方式、教學設計以及教室中的使用。
b. 承上,在內容方面需要考量的則有正確性,時效性,涵括性這三者。
c. 承上,呈現方式則包含了例如文字的格式是否能讓學習容易些、內容的呈現和預期的學生年級有沒有相符合、寫作的風格是否淺顯易懂等等。
d. 承上,教學設計則要面臨到各個教學元素的協調性是否一致,以及教學特徵是不是能促進學習。
e. 承上,教室中的使用則要注意所準備的教材對學生有沒有效、教材使用與教學情境相不相符、補充教材的使用有沒有幫助等等。
f. 一般教案中的教學三階段分為:準備階段、發展階段、綜合階段。其中綜合階段常見的活動有:1.經驗分享 2.問一些問題 3.小考 4.指派作業/繳交作業 (派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寫板書) 5.老師 (或學生)摘述上課內容 6.整理或收拾環境 7.處理秩序/班規問題 8.其他。
g. 教學目標的分類法(A)
1. 認知類 (cognitive domain) 迳 Head
2. 情意纇 (affective domain)迳 Heart
3. 技能纇 (skill/psychomotor domain)迳 Hand
4. 人際關係纇 (interpersonal domain)
* 3H分類法*
h. 教學目標的分類法(B) ---Bloom 對認知目標的歸類 (超重要)
1.片段知識 (knowledge)
2.理解 (comprehension)
3.應用 (application)
4.分析 (analysis)
5.綜合 (synthesis)
6.評量 (evaluation)

對我的衝擊:
我認為教科書評審的標準不單只是教科書的標準,其實當我們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正是需要如此縝密的多方思量,不管是在內容、呈現方式、教學設計或者教室中的應用,每一項都必須要下工夫來準備,這四項可以成為在規劃教學課程時的基本必備。前不久的新聞報導指出,教科書的編訂由於考量了時效性及正確性等等的不適,必須對內容作修改,卻引發中國歷史地理之去留爭議,我想這是相當無奈的一點,因為政治因素干預了教育的自主性,而不健全的教改之下,受害者還是可憐的學生。像我就經歷了高中廢除國立編譯館的課本,各個出版社的課本五花八門,內容都不一樣,學生也只能乖乖接受,其實是蠻不合理的。所以在教科書的審訂,我想教育部應該有明確的方向,不要讓學生們不知所措才是。

今後應用的規劃:
我想Bloom的分類法非常適合當作單元或課程設計的標竿,從片段知識到評量,每個步驟都相當的明確、仔細,讓我這個剛入門的菜鳥有個方向可依循,因為我之前有去大里國中當英文課後輔導老師的經驗,但那時候真是年少不懂事 (可以大笑嗎 哈哈),所以沒有規劃該給學生們上些什麼,只是光想著不要讓他們討厭英文,好歹引起他們一點點興趣,但是我發現沒有組織的上課,其實是沒有成效的,不過修了教學原理之後,我就不會作這種蠢事了。(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