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無意義的合群 放棄無用的社交
避免無意義的合群 放棄無用的社交
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時間就在那裡,不增不減。我們怎麼打發它,它也怎麼回報我們。如果覺得時間在白白浪費,那就努力去充實它,去做自己覺得有意義、能帶給自己快樂的事情。
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文/楊時暘
有朋友開玩笑說,每天三省吾身的時候都要問自己三個具有終極意義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以及,我的錢都花到哪去了。這引起很多人有共鳴地補充,這種級別的哲學命題還包括:我的時間都去哪了。那首一度火熱的歌很矯情,但也確實問出了很多人想不清楚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的時間總是不夠用?
先說說我們談論的「時間」具體指的是什麼。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都差不多,有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比如工作。所以,我們談論「時間」這個概念時,基本是指剔除了這類事情之後,從生存調頭轉入生活的那部分時間。如果不是刻意壓縮,我們每個人睡覺、吃飯、工作、通勤會占據一天中的絕大部分時間。然後留給我們每個人的不過五六個小時。而人和人的差異也就體現在這短暫的時間段當中。
對於這段相對自由的支配時間,有的人是享用的,有的人是度過的,而有的人是耗費掉的。其實,有個很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當你回想這天當中的每個時段你都做了些什麼,如果你無法明晰地說出具體的事務與感受,那基本上就說明你把那段時間耗費過去了。
所以,我們有必要先聊聊「消耗感」這件事。
所謂的消耗感,不過就是在渾渾噩噩當中不知不覺把時間混過去的感受。想想有點可怕,這種狀態讓你感覺挫敗,但又成為了很多人的常態,既不知道該如何擺脫,甚或都沒能發覺自己沉陷其中。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因為人們覺得在工作時間之外,「無所事事」是一種最簡易、最直接的休息方式。人們不願意再去花費時間安排那段空閒的時間,任憑用各種無聊的飯局或者獨自發獃填充了事。但實際上,這種狀態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放鬆,實質則完全沒有達成任何緩解壓力的效果,這也就是為什麼通常你都會愈發覺得疲倦的原因。
當一個人感到快樂、安慰一類的正向回饋時,才會產生充盈的感受。而無謂的消耗感幾乎是所有負面情緒的根源。
從兩三年前開始,我做了個改變,如果沒有什麼特別重要和必須的事情,我拒絕把應酬類的飯局安排在晚上,這樣做無非就是為了更有效地管理時間。每次有人約我談事,我都會在工作地點附近約午飯。你會發現,絕大多數事情,你在一個半小時內絕對可以談妥,如果無法談妥的,只能說明這根本不是一件可以在如此短時間內倉促決定的事,則需要另作計劃。更重要的是,因為下午大家都有其他工作安排,所以對於時間都會本能地很珍惜,效率無意間會變得很高,人們都會直奔主題,切割掉所有不必要的寒暄與閒聊。而如果約到晚上,時間就會近乎不可避免地失控。人的生物鐘很奇特,在不同的時間段,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對於時間的感受,尤其是下班之後的晚飯,在一種終於解脫的氛圍與情境之中,我們總有一種報復性的放鬆狀態,會面總會被無限拉長。要談的事情卻仍然還只是那一點點,但毛茸茸的外延已經不知道擴散到什麼地方去了。
現在,無主題的純閒聊飯局,我已經極少參加了。雖然之前也經歷過不好意思拒絕邀約的階段,但現在拒絕起來已經毫無壓力,更何況你早已經確認,當你拒絕了那些之後,其實根本不會失去任何東西。
剛剛開始工作的那一陣,很多人教導我,一定要多接觸不同的人。我謹遵教誨地參加了無數應酬,只要有活動的邀約,我都帶著名片奉陪到底,要主動和人家「認識一下」。後來,我逐漸發現,這樣做,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得多。客觀地講,除非是一些特別需要用應酬維繫關係的職業,或許必須把這一切當作常態對待,因為你畢竟顛簸不破中國特殊文化的框定,除此之外的大多數工作,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徹底變成一個社交動物。
人脈和資源這些術語害了很多人。不要以為你去參加一個個局,你就擁有了所謂的人脈,如果你本身一直對他人是「無用」的,一直以nobody的身份參加各類應酬,你仍然一直只會是nobody。那一類社交性飯局其實很實際,就是一種資源交互,你沒有可以提供的資源,對方的資源也就不會傾斜到你的身上。不要以為多參加幾次,就會改變這種平衡。人們要的是你能供給的內容,而不是看你的酒局出勤率。你更應該做的,其實是把那些應酬的時間和社交的熱情省下來,用來完善自己,當你自己變得強大,就會發現,很多事情會來找你。我們騙得了別人,但終究瞞不過自己,參加那些活動最終得到的效果,我們心知肚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眾聲喧譁的飯局上會產生一種很難言說的疏離感,至少,我不止一次見到過那種尷尬的表情。
對於很多人來說,參加這種活動,其實是為了進入一種幻象,讓自己覺得沒有被人群拋棄,自己仍然處於「社交圈之中」,這是一種人際關係的儲蓄,在今後需要的時候,可以有效提取。其實這不過就是安慰劑而已。我的微信上有一些工作上認識的人,你會驚奇的發現,他幾乎與你朋友圈裡的一多半人都相識,任何一條信息下面都會有他們的評論和點讚。這些交際花一樣的人物,你仔細看看他們後來的職業發展,根本無法證明那些瘋狂社交真的為他帶來了任何紅利。
「局文化」其實很糟糕,它是一種溝通成本很高,但所得極低的事情。飯局、酒局、K歌局……當然,我說的這些局不是真正的朋友在一起小聚的那種,而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那種需要攢的、囊括很多認識不認識的、看起來很江湖氣的局。既然它需要被攢,就說明它本身缺乏必須要見面的內在推動力。再加之人數眾多,又基本沒有主題,所以閒聊就成為這種局最基本的形式。我們都知道,飯局的最基本組成部分是吹牛、扯淡、八卦和吐槽,這種活動,參與的人越多,聊天內容的質量就越差。這是最符合「木桶理論」的一個事情。如果我們需要讓所有人都能熱絡地聊起來,就必須把話題降低到最低的那塊木板上。而當你不屬於最低木板的時候,就只能俯就。一場飯局下來,你會發現,基本上沒有任何產出感,只有消耗。
好了。我們有必要開始聊聊「產出感」了。
更多時候,產出感是指你心理上的充實感,在你用掉了那段時間之後,能為自己換回什麼,以及能讓自己得到怎樣的感受。我們做一件事,所獲得的無非包括物質回報和精神回報。如果這二者都無法得到,那麼那件事就很可疑。或許,你就應該運用那段時間去做點別的。所以,「產出感」是一個特別簡單易行的判斷標準。當你在猶豫是否要做一件事,是否要去參加一個應酬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是否會給你帶來產出感。
有人說,定義哪些屬於有效社交,哪些屬於無效社交是一件很勢利的事情。從一個無公害的小清新的角度去看,這種想法或許沒錯,可時間這種東西不是小清新,它很殘忍。你對無效的事情溫柔相待,時間就會對你還以顏色,而且這種反撲還都是不動聲色,鈍刀割肉的那一款。
其實,仔細想想,區分清楚有效和無效,並非是一種勢利,而只是一種自律。不浪費自己的時間,也不浪費他人的時間,這是一種低調的美德。著名文青女歌手程璧曾把一首詩譜了曲,那句「我想和你虛度時光」廣為流傳。其實,真的值得我們一起虛度時光的都是我們所愛的人。只有當你對待工作和社交時變得「勢利」,你才真的有時間與所愛的人一起度過散漫的時光。
產出感其實是一種很私密、自我的內心回饋,能讓你產生這種感受的其實都是小事。具備產出感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讀讀一直沒有時間去看的書;跑跑步;看幾部讓我們有所觸動的電影;寫作或者從事一件在他人看來無法理解,但一直是你的理想的某件事……這些都會讓我們感到充盈。
時間,要用來做那些有意思和有意義的事——判斷的標準是自己,不是外界和他人。
這些事要麼可以讓我們直接看到成果……減掉的贅肉或者完成的文章;要麼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內心的變化——穩定,自信,快樂。人就是這樣一種動物,一些小事帶給你的正面反饋,其實會給你帶來很大的變化。
對於很多人來說,工作基本上只關乎謀生,所以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工作讓很多人產生厭倦和損耗感。除了應酬,還有冗長的行政會議、工作之間人際關係的內耗、與不同利益方的溝通障礙……這一切都讓人覺得焦躁和消耗,所以,對沖職業倦怠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工作時間之外,去多做那些具有產出感的事情。而不是因為勞累和懈怠,就把工作之餘的時間都報復性地耗費在各種局和刷手機當中。有時候,人們會覺得那樣的方式才讓自己放鬆,其實誰都有過這種體驗,那只會讓我們更勞累,陷入無聊感的惡性循環。
對抗消耗感和建立產出感最有效的辦法是做計劃,然後真的去執行它,並讓它成為你的一種習慣。時間,是分為碎片時間和塊狀時間的。我們應該分清楚這二者分別對應的、可以安排的事情。比如,你可以在通勤的時間內閱讀,把整塊時間用來跑步、寫作或者類似需要長時間投入,不能中斷,需要集中精力的事情中,而不是毫無計劃地讓自己在無所適從中又一次回到原地打轉的老路。
最初,你或許會覺得做這些好像比參加飯局要勞累得多,但是歷經了這種「勞累」之後,你就會發現,它所帶來的成就感足以沖抵從事它時所感受到的辛苦,更重要的是,這與那些充滿耗費感的事情不同,因為,那些事情,在耗費之後所感受到的仍然是虛無。
所以,別總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時間就在那,不增不減,你只是沒使用正確的打開方式而已。